往期理论版阅读
更多
领导前沿
组织部门应在社会管理创新中积极作为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李汉勤
日期:2011-11-07 09:58:21
区。社会管理不是一个孤立的系统,而是一项融合性很强的工作,与很多工作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组织部门不能就社会管理创新而创新,要把社会管理创新融入常态工作中,围绕常态工作抓社会管理创新。 分析各种情况,结合工作职能,组织部门应担当好四种角色,推动社会管理创新。 一、担当用人的导航仪。组织部门选用干部,是一项导向性很强的工作。一个时期内组织部门选用什么样的干部,重用什么样的干部,等于向干部群众发出一种信号:要向这个干部学习,要以这个干部为榜样。组织部门应注意发挥好用人的导向作用,带头选好用准干部,为社会管理创新提供最有力的人才保障,具体来说,要根据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需要,注重选好三类人员:一是要注重选拔乡镇党委书记。社会管理重点在基层,难点也在基层。乡镇是最基层的政权,乡镇党委书记是最基层政权的主要负责人,乡镇党委书记是否想抓、善抓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直接关系到基层社会管理创新工作能取得何种成效。组织部门要在乡镇党委书记队伍配备上多动脑筋、多下工夫,把重视社会管理创新、懂得社会管理创新的干部选用到乡镇党委书记岗位上。同时,对社会管理创新意识不足、表现不佳的乡镇党委书记要及时予以调整。二是要注重选拔年轻干部。年轻干部是干部队伍的未来,是干部队伍的希望。社会管理创新要长期抓、反复抓,最终要靠年轻干部。组织部门要把选拔年轻干部作为一项基础性工程,注重选派一些潜力大、素质优、群众认可的年轻干部到社会管理一线岗位去历练,为社会管理创新储备优质干部人选。三是要注重选拔政策研究部门的干部。政策研究部门是地方社会管理创新的参谋助手,政策研究部门的干部得力与否关系到社会管理创新政策是否贴近实际,关系到社会管理创新是否能正确开展。组织部门在配备政策研究部门干部时,既要重视干部的理论水平,也要重视干部的社会管理能力,注重选用具有社会管理创新经历的干部来开展社会管理创新政策研究,保障制订出的政策管用有效。 二、担当人才的孵化器。人才是社会管理创新的核心力量。有强大的人才支撑,社会管理创新才能取得显著成效。在我国,由于创新社会管理的理念产生时间还不长,社会管理人才培育意识普遍比较欠缺,社会管理人才特别是社会管理创新人才短缺现象严重,而且有越到基层越严重的情况。组织部门作为人才之家,要把培育社会管理创新人才作为新形势下人才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一是要引导现有人才转型升级。在人才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使人才“一专多能”是最大限度地用好人才的必然选择。组织部门应通过搭建培育平台,实行政策倾斜,将一部分现有人才引导到学习社会管理创新知识之路上,向社会管理创新型人才转型。二是要加大海外人才引进。发达国家开展社会管理起步较早,管理经验比较丰富,人才相对较多。组织部门在引进海外人才时,要特别注重引进社会管理方面的人才,在外来智力参与中加速社会管理创新水平的提高。三是要建立本土人才梯队。社会管理创新是一个长期过程,在培育人才上要避免短视行为,看得远一点、投得多一点,以青年人才培育为着力点,改善社会管理创新人才年龄结构,避免人才断档现象。 三、担当组织的建设部。人离不开组织,尽管近年来,我国公民呈现出“单位人”减少、“社会人”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