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精彩阅读

拆除组织系统内部“壁垒”的路径选择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成昀珊 黄军昌 日期:2011-10-31 17:47:28

  改革开放以来,各地组织部门围绕实现工作效能的最大化、最优化,积极创新体制机制,主动对接和融入社会的开放系统,取得了明显成效,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但也应清醒地看到,在微观管理领域,还存在着一些与建设“开放组工”、“活力组工”、“效能组工”、“和谐组工”不相适应的问题,出现了一些隐性“壁垒”,不同程度地制约着组织部门功能作用的有效整合与充分发挥,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壁垒”现象的透视分析

  所谓“壁垒”现象,主要是指组织系统内部存在的思想观念陈旧、运作模式僵化、机构职能单一、协作渠道不畅等现象。这些“壁垒”现象的存在,不仅影响组织工作的开放度,也影响组织部门内部管理的协调性,带来的负效应不容低估。
  壁垒之一:变“分工”为“分家”。管理的集约化与分工的精细化是当代社会的两个显著特征。组织部门作为党的建设的重要职能部门,依据自身的职能合理设置内部机构既是应该的,也是必需的。但这种设置必须建立在实现整体目标的基础之上,做到统分结合、分合有序。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有的单位不能正确处理分工负责与整体联动的关系,把岗位分工绝对化。有的处(科)室片面强调自身工作的相对独立性,人为割断与其他处(科)室的联系,处(科)室之间如铁路警察——各管一段。工作中“各人自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你敲你的锣,我打我的鼓”,各自为阵,各行其是,使单位工作很难形成整体联动的合力。
  壁垒之二:变“保密”为“神秘”。组织部门承担着党员教育管理、干部提拔任用、人才队伍建设等多项工作任务,政策性强,纪律要求严格,有的工作具有一定的保密性,加之长期以来组织部门内部形成的“不该说的不要说,不该问的不要问”的行业规矩,使机关干部养成了谨言慎行的从业习惯。正因为如此,在现实生活中,有的组工干部将“保密”的要求泛化,把性格内敛、自我封闭当成优良品格,做事小心翼翼,说话守口如瓶,对一些能够公开的信息人为封存,对一些应该民主的环节封闭操作。在人际沟通上,带着戒备心理进入状态,“人前只说三分话,不愿全抛一片心”,甚至与同行之间也沟通寥寥,交流贫乏,常常给人一种深不可测的神秘感。这种交流沟通的“壁垒”现象,常常给工作的开展带来不必要的人际障碍。
  壁垒之三:变“程序”为“清规”。一是凡事走“程序”。按程序办事,本身无可厚非,特别是在培养发展党员、提拔任用干部等方面,坚持程序是必要的,对确保公平公正大有益处。但组织部门凡事都人为设置烦琐的程序,甚至把程序程式化,情况再急也得循规蹈矩,事情再大也得按部就班,一个环节一道关,一个程序一道坎,不仅影响工作效率,也给服务对象带来很多不必要的麻烦。二是做事靠“经验”。一些组工干部拘泥于固定模式和已有的经验,与外界不接触、不沟通,对先进经验不学习、不借鉴,闭门造车,关门办公,工作中缺乏开拓意识和创新精神,因循守旧,墨守成规。三是干事找“本本”。凡事查文件、找出处,用陈旧的文件去套新形势下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把明显不合时宜的文件也奉为清规戒律,凡是文件上没有的就不能办,

[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