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3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精彩阅读

拆除组织系统内部“壁垒”的路径选择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成昀珊 黄军昌 日期:2011-10-31 17:47:28
必须有效整合处(科)室职能。就组织部门现行的管理体系看,以县级组织部为例,职能科室多在十个以上,但由于职责分工的交叉重合与不周延性,一方面对基层的指导“政出多门”、互相撞车,增加基层负担;另一方面职责履行缺位,工作指导出现“空白地带”。这就要求在科学界定各自职能的前提下,对共性职能进行必要的整合,实施相关科室的齐抓共管、联动共建。三是加强工作调度。要按照“集团作战”的要求,合理调整领导的工作分工,明确板块管理的责任人和工作职责。作为分管领导,要精心谋篇布局,合理摆兵布阵,在强化目标管理的基础上,整合资源和力量,适度开展集中活动,推进板块工作的有效落实。
  再次,要推进岗位交流。对于组工干部而言,岗位既是工作的平台,也是交往的舞台,更是学习新知识、提升新技能的课堂。一个干部进入组工战线,岗位工作的新颖性和挑战性会时时激发其探索的冲动。为了提高适岗能力,履职者总会主动学习,自觉实践,不断地充实和完善自我,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技能的提升,这种学习激情和探索精神可能会出现“退潮”现象,进入一种应付状态。因此,必须有计划地推进轮岗交流,不断激发组工干部学习新知识、探索新领域的内生动力,引导组工干部走出观念定式和技能定式,打破经验主义和固步自封的行为“壁垒”。同时,要注意发挥职务调配的杠杆作用,在职能相关的科室中推行交叉任职,增强内部管理的兼容性和协调性。还可通过上挂下派、驻点调研等形式,拓展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平台,提高组工干部与基层的融合力。组织部门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组工干部在组织部门工作,经过较长时间的锻炼,有一批同志就要充实到基层担当重任。加强多岗位锻炼,不仅能丰富组工干部的经历和阅历,还能提升其能力和本领,有利于实现由“专才”向“通才”的过渡与转化,进而为组工干部的大跨度转岗提供必要的技能储备,打下坚实的能力基础。
  最后,要组织联合作战。干部工作、人才工作、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对象本身就是互相交融的,工作核心内容也都是做“人”的工作,所以这几块工作信息可以共享,载体可以共用,经验可以共创,应提倡联合作战。在工作决策环节,可以推行“风暴决策”,大家一起激发思维灵感,迸发思想火花,在求同存异中,虚心学习借鉴他人的做法,集思广益,少走弯路,切实保证决策的科学化,保证组织工作各项措施之间的系统性。在工作推进环节特别是集中教育、换届考察、公开选拔等中心任务、重点工作的推进中,由部领导牵头、将部内各处(科)室的工作力量相对集中起来,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让大家在集中会战中强化“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团队意识。在工作成果使用环节,可以共享共用工作成果,“一顶帽子大家戴”。比如在干部考核中,干部科室应主动从干部监督、干部教育等有关职能处室了解考察对象群众来信来访、对待学习的态度等相关情况,对干部“立体透视”、甄别把关,共同承担责任,真正把干部选准用好。又如,人才科室与组织科室联手,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不仅能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支撑,也能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提供“源头活水”,从而实现人才工作与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共进双赢。

  (作者单位分别为北

[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