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领导前沿

隐性腐败的特征及防范机制分析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寇政文 宋 婷 日期:2011-01-14 10:22:18

  近年来,随着党和政府反腐力度的加大、反腐法律法规不断健全,传统的粗放式官员腐败有所收敛。但是,这并未根本阻断腐败分子进行权力寻租的路径。在“天网恢恢”的反腐局面中,他们被迫转入腐败的隐蔽战线活动,以隐性腐败的形式重新铺开了腐败阵地。如何较为准确、全面地分析隐性腐败的特点,从有效打击的视角提出解决方案,成为进一步推进当前反腐工作形成新局面的重大理论问题。

  一、隐性腐败的特征分析

  与传统显性腐败明显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直接危害群众利益相比较而言,隐性腐败作为一种非典型腐败形式,具有隐蔽性、间接性、伪善性、连续性、系统性等一系列新特性。这带给反腐治理许多新难题。充分认识这些新特性主导下的反腐困境,才能更有针对性地开展反腐败斗争。

  1.以隐性腐败“隐蔽性”、“间接性”特征为主导,防治隐性腐败直面“发现难”困境。伴随权力运行趋向公开化、明朗化,腐败行为一旦被发觉,将会受到法律的制裁、群众的质问。围绕“隐蔽性”开展权力寻租,是隐性腐败官员不断思考和琢磨的核心。说到底,隐性腐败作为一种权力寻租,毕竟是权力运行的黑暗地带。因此,羞答答的隐性腐败操纵者们就玩起了“躲猫猫”的隐蔽战线游戏。他们把“黑鼠白鼠不被逮住就是好鼠”,作为自己开展隐性腐败的座右铭。一方面,腐败分子的作案由“地上”转为“地下”,呈现“隐蔽性”;由直接转为间接,呈现“间接性”;由“现货”转为“期权”,呈现“智能化”、“高端化”。另一方面,从反腐工作开展的视角来看,隐性腐败活动本身更趋隐蔽、曲折和狡诈,办案人员很难提早发现什么蛛丝马迹,当然不可能去凭空对手握重权的政府官员展开调查,这使得反腐机关早期腐败线索收集陷入“发现难”的困境。

  2.以隐性腐败“伪善性”特征为主导,防治隐性腐败直面“识别难”、“预防难”困境。“伪善性”是隐性腐败的一大特点,隐性腐败受贿者与行贿者之间形成了一种伪善关系。隐性腐败的参与主体则在“换汤不换药”的腐败中寻找中介媒体来开展腐败,企图使隐性腐败“合理化”、“应然化”。行贿者往往打着感情的旗号围绕“官员喜好”、“亲属需求”开展腐败活动,官员则通过节日请、典礼请、生日请等多种方式为行贿人员创造“机会”、“搭建平台”。这些包着人情外衣、打着“礼尚往来”幌子的腐败相较于传统腐败而言,具有更强的欺骗性、伪善性,似乎合情合理,其实这只是行受贿主体把彼此私利交换式的腐败形式以“礼尚往来”的形式呈现。就反腐工作而言,这种嫁接于传统文化层面的腐败形式自然不好识别,真假难辨。对这种披着合理合情外衣的腐败形式,反腐工作者往往是措手不及,预防也就无从谈起,从而由“辨别难”引发“预防难”,使反腐斗争陷入两难的困境。

  3.以隐性腐败“诱发性”、“群体性”特征为主导,防治隐性腐败直面“查办难”困境。隐性腐败作为腐败行为“改造升级”的一种特殊形式,使反腐工作面临更加严峻的局面。一方面,行贿者把诱惑官员腐败上升到战略层级加以考量。他们紧紧围绕官员的需要和爱好开展

[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