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领导前沿

干部交流的负面效应及消除途径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卓 凯 日期:2010-01-26 12:28:44



  推行干部交流,建立健全充满活力的干部流动机制,是《干部任用条例》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我党合理配置人才资源的一项有效措施。实践证明,这项制度有利于干部在更广阔的范围内经受锻炼、开阔眼界、丰富经验、增长才干,提高工作能力和领导水平;有利于干部在新的环境中大胆放手地工作,振奋精神、转变作风;有利于进一步优化领导班子结构、提高领导干部素质能力、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但由于思想认识不够到位、配套制度不够健全等问题,干部交流工作也产生了一些不容忽视的负面效应。重视并解决这些问题,减少干部交流中的负面效应,成为新形势下推进干部交流工作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干部交流的负面影响
  一是容易造成交流干部的短期行为。由于干部交流确定的年限比较明确、具体,也比较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短期行为。有些干部往往重“官”意而轻民意,重“官位”而轻“民心”,不太重视那些基础性、长期性的工作,而去追求一些短期的、虚假的政绩,甚至出现一届政绩、几届负担的短期行为和形象工程,延误了当地发展。
  二是容易影响流入地干部的积极性。由于干部交流并不增加原有班子职数,交流干部进了班子后必然造成本地区、本系统、本单位干部提拔受到限制,影响这些单位中层干部的积极性,使其对交流干部或多或少持有抵触情绪。
  三是容易造成行政资源浪费。交流任职的干部上任后,需要一段时间来适应环境和了解情况,在这段时间内很难有大的作为,结果造成干部资源和行政资源的闲置。干部群众对交流干部了解不够,交流任职的领导干部作出的决策,在推行的过程中,在认可程度不高的部门和人员中容易出现消极对待和“中梗阻”现象。这样,行政成本就明显增加了。
  二、纠正干部交流负面效应的路径选择
  消除和纠正干部交流的负面效应,主要应从认识和操作层面加以解决,以正确的认识和科学的操作推动干部交流工作深入开展。
  (一)提高认识,警惕干部交流的误区。要在干部交流工作上取得新突破,放大正面效应,首先必须解决好思想认识问题,在干部交流工作的重要作用上取得共识,避免走入以下五个误区。
  1.镀金性交流。这种交流不是从干部的成长或工作的需要出发,而是凭有关领导“打招呼”、“写条子”,将干部交流到基层或容易出政绩的单位。这种交流易造成某些干部得过且过、华而不实。
  2.保护性交流。这种交流不是靠干部的实绩,而是为了保住某些干部的官位,将在原单位工作不称职或打不开局面的干部,或者单位对立面多、矛盾纠纷多的干部交流到别的单位继续为官。
  3.照顾性交流。这种交流没有考虑到干部的专业特长及优化班子结构的需要,而是从照顾某些干部的利益出发,把其交流到福利待遇好的热门单位或热点岗位,或是离其家乡近的单位,或是能使其安度晚年的部门,到任后不久即可退休。这种交流易使干部产生“船到码头车到站”的思想,导致工作无积极性和上进心。
  4.排斥性交流。这种交流不是从大局出发,不是从单位整体利益出发,而是把一些与一把手意见不合、关系不融洽的干部交流到其他单位任职。这种交流可以说是排斥异己。
  5.盲目性交流。这种交流不是为了锻炼干部才能,提

[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