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3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领导前沿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新发展与逻辑脉络——基于党的二十大报告的文本视角/宋 扬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宋 扬 日期:2023-07-10 10:57:16
须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3]17,即一切从实际出发,从中国国情出发,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应对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产生的实际问题做出符合中国实际的科学回答;另一方面,习近平总书记深刻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格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具有高度契合性,强调“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3]18,即充分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对其进行创造性、时代性的转化和阐释,从而将天下为公、家国一体及以民为本等思想精髓有机融入马克思主义,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牢牢扎根。
  二、哲学化逻辑:由“十个明确”到“六个坚持”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运用“十四个坚持”这一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取得了“十三个方面成就”,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八个明确”的论断,在此基础上,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进一步凝练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和根本观点,形成“十个明确”重要论断。整体把握和系统理解“十个明确”的精神实质,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就需要基于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野,进一步对其进行理论抽象和哲学升华。因此,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坚持自信自立、坚持守正创新、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坚持胸怀天下的“六个坚持”,集中体现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立场、科学观点和思想方法。“六个坚持”是将“十个明确”哲学化、抽象化的理论产物,进一步明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其既是继续推进理论创新的基本遵循,也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发展具有原创性贡献。
  坚持人民至上与坚持胸怀天下彰显了根本政治立场。坚持人民至上就是要坚持以民为本的根本立场和价值追求,这是贯彻马克思主义人民性本质的必然要求。中华民族的今天在亿万人民群众手中创造,中国共产党在理论创新中也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不忘赤子之心,彰显为人民利益而奋斗的初心和为民服务的情怀。人民的创造性实践是理论创新的不竭动力,推进理论创新就是要站稳人民立场、集中人民智慧,使之成为人民的强大思想武器。坚持胸怀天下即坚持天下为公、互利共赢的发展立场和世界视野,坚持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立场就是为人类社会应对21世纪的各种挑战、为全球发展贡献中国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关注世界发展大局,不断探索处理国际关系的新战略,创造性地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蕴含着胸怀天下、和平发展、互利共赢的立场和追求,展现出关注人类发展大势、不断为解决人类问题提供中国方案的胸襟和气魄。
  坚持自信自立和坚持守正创新表达了深刻的理论观点。坚持自信自立即要有马克思主义理论自信和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在与时俱进中形成中国自己的理论成果,坚持中国的问题应当由中国的理论来解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观点均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提出和完善的,不依附于任何西方理论,也不是照搬西方的思想观念,而是独立自主、旗帜鲜明地发展中国之理、探索中国之路、解答中国之问。中国特色社
[1][2][3][4][5][6][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