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领导前沿

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柔性领导力的内涵/张 皎 郭一宁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张 皎 郭一宁 日期:2022-01-25 17:25:34
众解决实际问题。新时代对共产党员的综合水平和政治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分布在各行业各领域的共产党员也交出了完美的答卷,既有“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最美教师”张丽莉、“抗疫英雄”钟南山等优秀党员个体,也有中国航天员、中国女排、中国登山队等优秀党员群体。这些共产党员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各个领域为国家不遗余力,成为道德的典范与行业的标杆。共产党员的积极奉献转化为政党服务群众的具体行为,在广大人民群众中获得了广泛的好评与赞誉,成为中国共产党政党形象的重要缩影。
  
  三、中国共产党的社会号召是其柔性领导力的实现机制
  
  号召是发动动员人民群众参与某项社会活动的行为。社会号召作为社会发展的一项机制,也在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表现出不同的样貌。从革命时期到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动员机制从强制性的政治动员转向了柔性的社会号召。这代表了中国共产党治理能力的提升,而政党的社会号召力作为一种柔性力量,需要通过民主政治建设不断积累民主存量,需要民主意识的提升与治理方式的创新。
  第一,中国共产党社会号召的出发点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天地之间,莫贵于人。人民群众是历史进步的真正动力,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追求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观照与目标引领。在社会的发展变革历程中,人民群众是根本动力;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与改革的进程中,人民群众是立党之本、力量之源、执政之基;在社会发展成果创造、转化与分配时,人民群众是社会利益与人类文明的生产者、消费者、享用者。在新时代,基于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忠实地继承并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有关人民性的理论观念,把提升民众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追求发展的根本目标,提出通过不断发展新时代条件下的人民民主,保证人民能够平等参与政治生活、平等行使自身政治权利,更好地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激发人民群众建设祖国的热情与动力。以人民为中心成为中国共产党柔性领导的本质属性,这是由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在社会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关注人民生活质量的改善和民生福祉的提升。人民是党的根基和血脉,是共产党执政的政治基础。我党永恒不变的初心,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我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就是带领人民创造幸福生活。新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作为推动发展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社会公平、促进共同富裕,提升人民的获得感和满足感,并着力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解除人民的后顾之忧。百姓安居乐业,必然高度认可党和国家的各项政策,坚定地跟随党的领导。这也是人民群众听从党的号召的重要驱动力量。
  第二,中国共产党的社会号召注重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与积极性。传统的管理强调“管”,以直接控制为主,现代的国家治理强调“善治”,以引导、激发为主。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党和政府要下放更多权力到社会中,激发人民群众参与国家治理、响应党和国家号召
[1][2][3][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