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领导前沿

单位制度失能的常见表现、内在成因与匡正对策/袁国栋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袁国栋 日期:2021-10-21 11:19:43
,但性格平庸、趋于保守、崇尚中庸,力求表面和谐,导致制度公信力下降、漏洞百出。
  (二)单位利益纷争激化冲击制度合力
  利益问题是影响单位内部格局、主导成员之间关系趋势的根本性问题。单位各类矛盾的出现和衍生都是由于利益关系的调整和利益格局的分化。制度的作用即对单位中各类利益关系和矛盾纷争加以调整疏导,因此,制度与利益本身就是一对相互矛盾、存在张力的要素。单位管理中的制度失能现象背后是利益问题和利益关系。利益纷争对于管理制度效力的冲击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利益问题导致成员间冲突概率加大。单位管理中利益问题是普遍存在的,上下级之间、同级之间、部门之间、团队之间都可能出现利益分歧。一旦利益问题无法得到及时解决,双方主体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就很容易发生,形成剑拔弩张、千钧一发的危急局面。[2]这对于管理制度来说是极大的不稳定因素。二是利益纷争诱发一系列违规操作行为。在形势紧张、矛盾加剧的利益冲突之中,双方都会寻求各种方法和手段来维护自身利益,甚至会跳出制度框架寻求解决方法,这就容易引发一系列违规操作和出格行为。
  (三)监督保障机制匮乏造成制度漏洞
  任何制度都不是一劳永逸的,也绝非制定出台之后就无须再变。一方面,制度的实施和执行需要依靠相应的保障力量和监督力量加以推动,使之通过配套的奖惩和激励举措实现深入人心的目标;另一方面,制度要适应于不断发展的管理实践和组织实际,并随时调整以符合管理需求。如果无法达到以上目标,那么,制度在执行过程中就会逐渐脱离实践需要,并且由于缺乏配套监督保障机制而出现制度漏洞。一般来说,单位制度执行的监督保障机制主要包括制度执行程序审查以及制度执行结果评估等环节。通过对制度执行程序的合理性、便捷性、实效性等指标进行审查,以及对执行结果与预期目标的契合度加以评估,可以及时发现制度实施中的漏洞和不足,进而采取相应弥补措施加以完善。但倘若缺乏相应的监督检查流程或者监督工作流于表面、执行不到位,管理制度中的漏洞和缺陷就无法及时被发现,久而久之,就会造成制度失能。
  三、单位制度失能的匡正之策
  相较于领导者个人能力所发挥的管理效力,制度效能带来的约束力和规范力更加深远持久。对于单位发展而言,健全制度体系、提升制度效能既是适应现代市场竞争的必由之路,也是激发内部潜能、提升团队能力的关键之举。针对当前一些单位中存在的制度失能现象,领导者需要高度重视、找准症结,有针对性地实施引导和修正。
  (一)领导层面:改善领导方式,适应管理环境
  匡正制度失能现象的首要举措是改善领导方式、转变领导模式。当前,单位中存在的主要领导者罔顾规章制度的现象是导致制度失能的重要原因之一。从领导者自身建设角度来看,要千方百计营造遵规守规、崇尚制度的良好管理氛围。一是各项管理工作坚决以制度为准绳。单位正式制定出台的规章制度,是全体组织成员共同认可的集体意志的体现,是基于每一个组织成员认同基础上的集体性行为规范。领导者开展一切领导和管理工作,都要严格遵守相关制度规范,在规章约定范围内行事,用实际行动保障制度效力。二是及时推进制度废改立释工作。维护制度效力并不等同于恪守陈规旧俗
[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