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领导前沿

组织管理制度“脆弱”的根源与综合治理之策/牛 亮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牛 亮 日期:2021-05-26 13:05:49
决的是制度框架的搭建问题,那么,权力该如何管、如何对下进行约束,要实现的就是制度推进和执行方法的正确选择问题。领导者在把关原则性、关键性问题的基础上,在保证宏观制度体系相对完善的前提下,对于如何操作执行也应格外重视,这涉及对如何管的技巧的掌握。更具韧性的制度规则应在具体运用中表现出相当的灵活性和可调整性,允许甚至支持一线员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适,以防止管控浮于表面。这需要领导者进行放权和限权的科学把关。在突发事件处理中,领导者应该在路径选择和实施时机上进行把关而绝对限权,避免一线员工因为犹豫、茫然而错误抉择,但在定下“主调”后则应主动放权,将执行推进的具体过程交由下属灵活选择,提醒并监督其根据民众反应、基础实力和社会舆论,恰当选择更为契合的规则执行方式,不失原则性也不乏人情味,不失统一性也不缺区域性。此时,若上级领导依然试图构建“模块式”或“范例式”执行流程,并将其广泛运用于各种情况不同的一线,必然会加剧情势的杂乱性和风险性,弱化制度对危机的应对力度。
  (三)对权力到底该何时介入不清楚
  危机从发生、发展再到扩散产生不良影响,必须经过一定时间的蓄积,有着规律性的演变过程[1],这为上级干预提供了可选择的不同切入点。上级实施的干预必须遵循危机演进规律,在苗头显现或萌芽时有预见性地进行防范,若错过此时机则应在危机成型时采取强有力的应急措施予以遏制,待至后续恢复阶段则应营造宽松氛围,给予下属必要的休息、调整时间。但在现实工作中,一些制度运用让人感觉乏力,难以对具体问题的有效管控和驾驭提供指引,正是在于部分领导者使用政策的时机错误,导致该严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该松时得理不饶人,需要高度关注和适度放大的前期预警阶段不以为然,需要放手放权和鼓励创新调适的一线应对阶段反而上纲上线地处处干预,后期恢复阶段又紧追不放且加压加责甚至转嫁领导者责任。如此错位使用制度条款也就必然导致效果的事与愿违。此时,制度的脆弱性就不能完全归咎于其内容本身的不科学、不先进,还可能在于领导者依仗权力对管理时机、切入方式的把握出现了错误。
  (四)对权力到底该如何行使不清楚
  运用制度进行强制约束离不开领导者对权力的行使,但这并不意味着上下级相处就只能“硬碰硬”,刚性施压之余还可巧借沟通来实现政策措施的“软着陆”,以下属对制度规则的全面接受来确保其推进执行的能动性与创新性。但部分领导者为显示权威、营造气场,往往格外推崇刚硬的命令式执行,假借制度之形推进相关指令且不允许下属有任何质疑与讨论,完全将制度置于“不可说”的位置。也就是说,领导者借权力的强制性严格禁止下属在具体操作中,依据实际情况对制度进行创新性和务实性解读,胁迫其必须机械对标、形式契合。此时,无论制度内容本身如何科学、先进,都将因为执行方式的机械性与表面化而难以落实,下属的创新思维也将限于领导强权而无法施展,最终结果也就只能是制度与实情的脱离脱钩、无法融入,出现越执行越恶劣的情势自然不足为奇。
  三、强化组织管理制度韧性的策略
  (一)立足约束效果灵活推进实施
  强化制度韧性才可提升其对危机的应对力和对复杂风
[1][2][3][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