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理论版阅读
更多
领导前沿
无锡公路桥垮塌事件对领导管理的警示与启示/蒋德海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蒋德海
日期:2020-01-13 17:25:18
学上与发达国家的距离,讲领导科学,必须讲科学的管理,没有科学的管理,再好的科学技术、再强的人力物力都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甚至还会起反作用。
三、科学的管理要尊重认识的规律
科学的管理建立在正确认识的基础上,要求领导者尊重认识的规律。领导手中有权,但科学的管理不仅仅是用权的问题。科学的管理要求谨慎用权、用好权力。权力不等于真理,权力大不等于真理多。只有在正确认识权力的基础上,才能实现科学管理的目的。
认识的规律有很多,最基本的规律就是尊重他人的观点,包括少数人的观点。从认识的发展规律看,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中。一种进步的科学认识,总是由少数人先掌握,经过他们的宣传,大部分人接受,真理就变成了常识。中共历史上,毛泽东同志就曾经是少数派,其“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正确思想一度被认为是“富农路线”,其“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及“诱敌深入”的军事思想曾被诬蔑为“游击主义”,并因此受到排挤,一度被剥夺领导权,结果使中国革命遭受了严重损失。杰出领导人的智慧就是尊重少数人的观点,善于把少数人的正确认识变成多数人的正确认识,并付诸实践。但不少科学认识会与社会统治群体的既得利益相抵触,因而歪曲真理、扭曲真理、阻碍和打击真理也是一种常见现象。哥白尼提出的“日心说”,被当时的教会认定是邪说。强调领导科学,就是要求我们的领导同志在实施领导行为时坚持进步的方向。中央领导一再强调多学习,要求我们的干部能够通过学习明辨是非,永远站在时代进步的一面,由此做出的决策才会从根本上有利于保护人民的利益。
尊重少数人的意见,并不意味着少数人就代表真理。尊重少数人的意见只是走向真理的一个必要途径。正如马克思所说:“少数人即使手中有真理,也绝对不能战胜多数人,少数人往往最终获胜,但这只是在他们说服了多数人站到他们一边的时候。”[2]而如果没有对少数人观点的尊重,少数人就不可能说服多数人。因此,尊重和容忍不同的认识是辨别真理和形成正确认识的前提,只有尊重和容忍不同的观点,才可能有交流、沟通和协商。所谓真理越辩越明,就是在交流、沟通和协商中才会形成和产生正确的认识。此外,谁的认识都不会十全十美。宽容对待不同的认识和见解,有助于我们从不同的角度认识事物,克服我们自己认识中的不足。如果没有这种尊重和宽容,就阻断了我们自己认识、克服缺点的路径。
尊重认识的规律,还要求尊重常识。一般情况下,常识是建立在认识规律基础上的,经过反复的实践被证明是正确的认识。改革开放之初,时任广东省委书记习仲勋说过:“千言万语说得再多,都是没用的,把人民的生活水平搞上去,才是唯一的办法。不然,人民只会用脚投票。”[3]这就是领导的常识。为什么会有腐败?因为权力不受制约。这同样是常识。孟德斯鸠说过:“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有权力的人们使用权力,一直到遇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从事物的性质来说,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约束权力。”[4]这被称为孟德斯鸠给出的政治学的牛顿定律,是政治学和管理学的常识。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就是因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