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领导前沿

领导干部“告老还乡”助推乡村振兴的路径探究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帅丽芳 宋西雷 日期:2019-10-09 11:25:25
quo;助推乡村振兴的现实考量
  (一)一些领导干部退休后不愿回乡
  对于领导干部退休后回乡的意愿,很多人抱有疑虑,调研显示,有30%的领导干部不愿回乡。但是在古代,众多为官者为何抛弃舒适的城市生活,而选择回乡终老呢?笔者认为,这是源于他们的生命认知,对乡村、对故土、对亲情的体认,当然尤其是根植于他们内心的文化基因。因此,鼓励城市领导干部“告老还乡”,不仅是基于落叶归根、报效桑梓的家乡情怀,更由于“逆城市化”现象的考量。这一点,得到了很多中老年群体特别是即将退休的领导干部的认同和推崇。离退休领导干部“告老还乡”,具有较大的乃至更为广泛的民意基础,但也不能“一刀切”,鼓励领导干部回村始终基于自愿原则。
  (二)领导干部“告老还乡”很可能带来权力寻租
  有些基层群众提醒,退休回乡的领导干部可能会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干涉基层治理,甚至可能出现“期权腐败”现象。对于这方面的现实疑虑,我国现有制度会约束或者“沉淀”退休领导干部的权力。2019年新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和2013年中共中央组织部《关于进一步规范党政领导干部在企业兼职(任职)问题的意见》等文件都有这方面的规定。同时,笔者认为,这些退休领导干部在位高权重时都没出现腐败现象,退休后发挥余热的过程中产生权力寻租的可能性也不会太大。而且,这些领导干部在整个退休领导干部群体中只占一小部分,如果仅仅因为这个问题而否定领导干部“告老还乡”的带动性作用,与因噎废食大同小异。
  (三)领导干部“告老还乡”可能与普通村民产生矛盾摩擦
  有人认为,古代的官僚制度滋生了封建土地制度之下的特权阶层、豪强劣绅。现在一些领导干部“告老还乡”,可能会在农村产生新的“乡绅”“土豪”等特权阶层,给农村贫富分化情况带来压力,也会产生新的阶层矛盾,甚至会有“权力摩擦”。实际上,这些回乡领导干部更多的是有意造福桑梓、回报邻里的良心人士,是基于内心深处的那份割舍不掉的乡愁,而不是为了寻找新的投资场所去为自己谋私利。近年来,一些退休后主动回农村原籍的领导干部的先进事迹已经充分证明了这一点,比如毛致用、刘荣礼、陈苏厚、李豆罗等。这些领导干部并没有通过在村里工作为自己“捞好处”,村民都很放心。
  三、领导干部“告老还乡”助推乡村振兴的路径探究
  (一)构建乡村需要与领导干部意愿联结机制
  掌握“告老还乡”领导干部这一群体的具体信息,是加强领导干部“告老还乡”管理、鼓励他们参与乡村发展的前提条件。可以由当地党委政府牵头,组织、统战和有关部门密切配合,乡镇(街道)全程参与,逐步建立覆盖所有行政村,包含行政村各类信息数据,涵盖网站、微信等多个访问渠道的“告老还乡”领导干部数据库,并由专人进行定期联络和动态更新。积极营造欢迎领导干部“告老还乡”的氛围,开展“模范回乡人士”“优秀回乡人士”选树活动,深入挖掘优秀退休领导干部正面典型,扩大内、外宣影响,大力展现优秀领导干部的正面形象。探索开展“深入生活、融入人民”主题实践活动,以退休领导干部建设家乡
[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