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领导前沿

县域善治对县委执政能力的考量分析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陈茂先 林 娟 日期:2018-12-18 17:42:09
最有效的方式处置,并将实际情况公布于众,避免人民群众因信息不对称而增强不安全感。同时,要运用智慧县城建设成果,发挥现代科技在提高人民群众安全感中的重要作用。二要主动化解社会矛盾。少数矛盾的爆发,并不是因其自身不可调和、不可化解,而是在各种“堵”之下必然发生的“沉默式爆发”。对于通过信访渠道、网络渠道及各种渠道掌握的信息,要进行综合研判,明确专门机关、专门力量、专门人员进行处理,并进行责任追究,既要防止不处理导致的人民群众不满意,也要防止处理得不公开、不公平增加新的不满意。三要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建立人民群众共治共享机制是社会长久和谐的基础。要加强社区、村居等一线基层组织建设,让社区社会、村居社会、楼宇社会等成为现代县域治理模式的基石。要注重建立和引导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在社会和谐建设中的积极作用,让问题由人民群众依照规则自己解决。
  五、民生善治——公平公正
  民生工程是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的最有效举措。一要把握民生工作全局。县委既要注重民生工程规划,也要注重民生工作的落实;既要关注重点群体,比如贫困群体、残疾群体,也要兼顾县域内所有群体;既要做好阶段性民生工作,也要把握好民生工作的节奏;既要注重物质手段运用,又要统筹精神手段运用;既要发挥党政资源的作用,又要动员社会民众的资源;既要听取群众的意见与合理诉求,又要兼顾社会可承受程度,最大限度地提升全体民众的获得感,避免因为民生工程实施不科学、不合理造成新的社会不公。二要把握民生工作重点。不同的县情、发展阶段、社会基础决定县域实施的民生重点工作不同,其既要与上级民生工程相配套,也要与县域工作特定时期的特定需求相吻合。要牢牢抓住工作重点和难点,不能落后于实际需求,不能有违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以重点工作的推动带动全局民生工作推进。三要实现民生工作可持续。县委在统筹、谋划民生工作时,不能只顾眼前,也不能只顾局部,而要考虑经济、财政、社会变化等因素,以长远战略指导民生工程的持续、稳定发展,避免大起大落和忽上忽下,稳定有序地增加人民群众福祉。
  六、生态善治——可享可续
  生态文明建设是党的十九大确定的重要战略目标。县域是生态承载地,必须保护好、建设好县域生态。一要最大限度地保护生态。要根据县域生态实际,立足生态建设全局需求,以现有生态为基础,让生态基础好的地方更好,让生态基础薄弱的地方立即得到休养生息,真正将生态保护贯彻落实在县域治理之中。凡有违生态保护的一切项目都要立即停止,避免造成新的生态破坏。二要有序推进生态修复。要对县域内的生态问题进行梳理,按照轻重缓急和可行性,全面进行生态修复,并运用现代生态技术,防止修复不及时导致小问题变成大问题,在较短时间内提升生态建设实际成效。三要千方百计加快生态发展。县域既要保护好绿水青山,更要在合理范围内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坚持走生态发展之路。县域经济中长期规划、县域产业的选择和确立等都要符合生态规划要求,确保县域发展之路是生态发展之路。
  七、动力善治——创新创造
  创新是县域工作永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县委必须在改革创新中推进县域工作、驾驭县域工作。一要始终树立昂扬
[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