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领导前沿

班子同质化易诱发的决策层道德风险与防范对策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罗红霞 谢深泉 日期:2018-09-29 11:43:23
职人员的监督提升到了国家监察的高度。但是,这些约束性文件更多的是对公职人员个人的内部监督,对领导班子这一决策群体的社会监督却还远远不够,只有大力推行领导干部个人事项适当公示、部门审计结果公开、决策过程公开等一系列政务公开制度,才能把对决策群体的社会监督变成硬性约束。
  此外,转型期的若干环境因素,如频繁的部门拆并和职能调整、制度真空、公民素养等,都在某种程度上助推了班子同质化所导致的决策层道德风险的产生。
  三、班子同质化易诱发的决策层道德风险的防范对策
  第一,从人的角度来看,实现班子结构差异化是前提。中央办公厅印发的《2014—2018年全国党政领导班子建设规划纲要》围绕优化领导班子结构、增强领导班子功能,提出了构建科学有效的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机制,改革和完善干部考核评价制度,加强党政正职培养选拔,保持领导班子合理年龄结构,优化领导班子知识专业经历结构,合理配备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和非中共党员干部,改进优秀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和后备干部工作等举措。《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规定:“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具有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能力,结构合理、团结坚强的领导集体的要求。应当注重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注重使用后备干部,用好各年龄段干部。应当树立注重基层的导向。”这些规定至少从年龄结构、专业结构、性别结构、民族结构、能力结构、来源结构等方面定下了班子结构差异化的基调。来源的差异化、选拔标准的差异化将带来班子结构的差异化,从而消除决策层道德风险产生的前提因素。
  第二,从制度的角度来看,建立科学的体制机制将有效防止道德风险。一方面,构建“三不”体制机制。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正式提出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再次强调,要建立“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防范与应对决策层道德风险,同样可以通过严厉追责达到不敢冒道德风险的威慑效果,通过内外监督扎牢不能冒道德风险的制度笼子,通过教育引导实现不想冒道德风险的心理和行为自觉。当下的重点在于监督制度的完善。具体而言,在由上而下的行政监督、内部监督的基础上,通过加大政务公开力度,推动由下而上的社会监督、外部监督;加大科学方法、技术的应用,大力推广部门审计监督、公职人员个人和家庭事项报告和适度公示制度。另一方面,建立科学的党政领导干部绩效评估体系,严格执行党政领导干部责任追究制度,铲除官员道德风险滋生的土壤。[2]由于领导往往是兼具经济人属性、社会人属性、行政人属性的“复杂人”,既希望个人利益最大化,也希望获得心理和社会方面需求的满足,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友情、忠诚、关心、理解、爱护、安全感、归属感,渴望受人尊敬等,还希望实现社会公共利益,因此科学的党政领导绩效评估体系可以起到很好的导向和激励作用,遏制官员道德风险。党政干部责任追究制度,可以加大决策层道德风险的成本,使班子成员三思而后行。《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要求建立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及责任倒查机制,对决策严重失误或者依法应该及时做出决策但久拖不决造成重大损失、恶劣影响的,严格追究行政首长、负有责任的其他领导人员和相关责任人员的法律
[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