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理论版阅读
更多
领导前沿
正确处理集体决策之“保留意见”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李 一
日期:2017-01-22 11:16:20
同意见。对于持有不同意见的党员,只要其坚决执行党的决议和政策,就不得对其进行纪律追究。
党内的方法对于领导班子的集体决策也是适用的,但区别也是存在的。党员执行党的决议,更多的是讲究服从,针对的是个人,是个体的自我约束,而一个领导者,要与下属共同执行决策,所影响的是被领导者这样一个群体。所以,党员“保留意见”,几乎没有负面作用;而一个领导成员“保留意见”,明显会在其分管的领域降低执行力,拖整个单位的后腿。可见,领导成员的不同意见“被保留”,这种“保留”是有后遗症的。
“被保留”并不能保证这些意见不会影响决策的执行。有两种情形值得注意:第一种是思想与行动不一致。我们耳熟能详的一句话是,“与党中央保持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的一致”。如果没有思想上的一致,仅仅靠政治上的约束,是不能够产生坚定的行动上的一致性的。一个人的意见没有被采纳,而是“被保留”,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他的行为“被保留”,会出现违心服从或执行,不用心去履责的情况。第二种是人们喜欢“印证”,即愿意证明自己的想法是正确的。不同意见一旦“被保留”,就会导致人们想去证明我原本的意见是对的,就会给决策使坏,让决策失败。这就是“印证”心理。这种心理产生的行为叫作“印证”行为。显然,“保留意见”者就是要“证伪”决策。决策如果被“证伪”,他们的“保留意见”就是正确的。所以,“班长”不能以为决策已经通过,就万事大吉了。那么,怎样处理好集体决策中的“保留意见”呢?
一是站在圈外看问题,避免出现“保留意见”。作为“班长”,既是领导班子的一员,又要去团结领导班子的其他成员;既是决策的“主打”者,又要对“保留意见”有所预料与管控。所以,“班长”是决策当中的一个特殊人物。这个特殊性告诉“班长”,在决策中,要看到自己的不足,不能光拿“手电筒”照人;同时,要求“班长”须站在圈外看问题,收敛话语权,让别人多说说话,减少个人意志的影响。尽量站在超脱、客观、公正的立场上去做决策,而不是以矛盾一方的姿态出现在班子中,站在其他成员的对立面。
二是提高班子成员的一致性,减少“保留意见”。领导班子中出现“保留意见”,其背后起支撑作用的是素质差异,是立场、观点、方法、知识、个性等的分歧与冲突。所以,领导班子内部有不同意见是正常的。如果班子的决策事项偶尔被“保留意见”,说明“班长”主动沟通不够,必须改善沟通;如果班子的决策事项常常被“保留意见”,那么就可以认定领导班子的共识是有问题的,通过学习来提升共识就显得格外重要了。客观的决策事实上是不存在的,所有的决策都是相对价值分析与判断的结果。有了共识,才能够产生较多的一致性。
三是坚决排除“保留意见”的干扰,提升执行力。有些领导成员的“保留意见”是不正确的,“班长”不能迁就这种意见,而是要有定力,排除干扰。显然,“保留意见”往往会削弱决策的执行力,会使正确的决策遇到阻碍。而这样的问题往往出在班子成员身上,他们的不同意见在一定程度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