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理论版阅读
更多
领导前沿
领导者应当好惯于逆向思维下属的知音和后盾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李燕春
日期:2017-01-22 11:14:08
我们穿越2000多年的时空,去看看汉元帝时期陈汤的风采。
据《汉书?陈汤传》载,汉元帝建昭三年(公元前36年),陈汤被任命为西域都护府副校尉,与校尉甘延寿奉旨出使西域。他们到达乌垒城(今新疆轮台县东南)都护府之后,很快便摸清了敌情和西域各国的形势。当时,北匈奴郅支单于与康居国国王结成联盟,并在康居国修建了坚固的单于城。郅支单于凶猛剽悍,嗜血成性,强令其周边小国岁岁纳贡,在西域形成了一家独大的态势。如果听之任之,大汉帝国经过百年战争用铁血打出的威望将毁于一旦,在西域的势力也将随之土崩瓦解。因此,必须趁郅支单于立足未稳之时,将其一举歼灭,否则后患无穷。
陈汤双眉紧皱。作为副职,他既无决策权,更无调集军队的权力,腹有良谋而无以施展,只能眼睁睁看着郅支单于在西域横行霸道。兵法云: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军情紧急,瞬息万变。乌垒城距长安数千里,康居国与长安相隔万里,如果此时向朝廷献策攻打郅支单于,皇上必召集公卿朝议,议来议去,久拖不决,必将延误战机。
恰在这时,甘延寿因为初来西域,水土不服,身染沉疴,终日卧床,陈汤得以独掌都护府大权。他的逆向思维模式随之启动:既然山高水长,程序繁缛,按照规程请求皇上降旨出兵必贻误战机,何不即刻集结军队,直捣敌巢!于是,陈汤冒杀头甚或灭族的风险,断然假传圣旨,调集西域的汉军屯田将士以及西域诸国军队共计4万多人,组成了浩浩荡荡的远征大军。远征大军兵分六路,从南北两翼进攻,剑锋直指3000多里外的康居国单于城。当陈汤率领的“多国部队”骤然从天而降,郅支单于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但他已然成为瓮中之鳖。
陈汤立身万里之遥,抓住千载难逢、稍纵即逝的战机,跃马绝域,拼死一战,一举剿灭盘踞在康居国的郅支单于,立下千古奇功。连汉元帝刘也想不到,这样一个惯于逆向思维的下属,竟给持续了百年之久的汉匈战争意外地画上了句号,长期困扰大汉王朝的北方边患自此烟消云散。
三、惯于逆向思维的下属可能遭遇的窘境
惯于逆向思维的下属在团队中属于“反对派”和“少数派”,往往人缘不好。人缘不好的窘境缘于他们的狂,但狂也有狂的益处。《论语》云:“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大意是,如果得不到言行合于中庸之道的人与之相交,那就一定要与狂者和狷者相交往。狂者敢作敢为,蔑俗轻规,锐意向前;狷者清高自守,拘谨耿直,不肯同流合污。
然而,现实生活中有如孔子那样的远见卓识者毕竟只是凤毛麟角。领导者往往因为惯于逆向思维下属的“异想天开”或“跟领导对着干”而疏离他们。团队的同事往往因为他们的“我行我素”和“不懂人情世故”而与之形同陌路。他们的视角总是与众不同。他们不懂从众,不懂委曲求全,不懂收敛锋芒,不懂适可而止,不懂“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不懂“结交一人多条路,得罪一人多堵墙”,因而往往成为离群的孤雁,饱受冷落。
“汉初三杰”之一的韩信,史称“战必胜,攻必克,国士无双”。当年他投身楚营,屡向项羽献奇计良谋,项羽横竖看不上,没少向他翻白眼,其他人也没有一个看得上他,大家都把他视为“怪人”,呼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