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6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领导前沿

制度修订病症及防避思路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丁青石 日期:2016-09-12 15:25:55
上,对利益关联方的权利与利益进行适度的调整,必然会有人欢喜有人忧。由于要激发大家参与秩序建设的积极性,决策者不得不对涉及权利与利益的事情持慎重的态度,采取折中策略,对清晰的规定进行模糊,对规定的条件进行约束,对于监督制度落实者则放大了自由裁量权,最终皆大欢喜。对这种制度在制定时不得已的抉择的了解,既有利于你对制度的理解,又为你提出修订建议时应该做好哪些准备工作提供了思路。
  第三个问题:制度当初的选择就一定是错误的吗?
  制度的出台是综合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做出的最终平衡。那么,制度当初的选择就一定是错误的吗?要回答这个问题,须从制度执行过程中出现的实际情况来综合判断。世界是发展变化的,每个时期均需要与其相对应的制度去维护秩序,不能拿过去的制度与现在的制度相对比,而对制度当初的选择大加指责。应该这样看待制度:相对于当时的环境条件而言,制度在维护秩序方面确实起到了较好的作用,得到了大家的积极响应,推动了某项工作的开展,那么,制度当初的选择就是正确的;如果一项制度的出台,在刚开始执行时人们就反映强烈,不断诟病,那么,该项制度当初的选择就是错误的,就需要制度修订者广泛、客观地收集制度的执行情况,甚至要对制度约束对象进行客观调查,分析人们对该项制度的评价及意见、建议。只有这样,你才能发现制度适应的环境与条件,以及各项条款对环境条件的生存要求。
  第四个问题:制度当初选择时的背景已经改变了,迫使我们要做第二次选择吗?
  每项制度的“生存”,都有一定的环境条件要求。但是,是不是环境条件发生了一定的改变,人们在执行制度中遇到了一些难以处理的情况,被当作了例外,制度就到了修订的阶段呢?不一定。大家知道,制度既对事物有普遍性的规定,又对某项内容有针对性的规定,是普遍性与针对性的合理结合,因而也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如果朝令夕改,那么制度在人们的心目中处于变化状态,人们不得不持观望的态度,这样制度也就名存实亡了。但随着环境条件的变化,制度确实在较多方面不能适应人们所处的环境时,就必须修订。从制度的出台到制度的修订,要经历一个变化的时期,也就是不能解决问题的情况的量的积累,当量积累到一定阶段产生质变时,也就到了需要修订制度的时候了。我们在提出修订制度建议时,一定要考虑到制度是否到了质变的阶段,到底是制度在执行中出现的问题,还是制度本身的规定问题。如果是执行中的问题,可以通过解释或解决问题的范例来加以解决。如果是制度本身的问题,则要对制度不适用的地方进行量的分析,由此决定我们是否要对制度进行修订。
  第五个问题:你给出了第二次选择,你就肯定能解决现在的问题吗?
  提出制度修订是一回事,修订之后制度的执行情况又是另外一回事。人们在提出制度修订时,往往想当然较多,对事情的解决考虑的影响因素较少,人们往往信心满怀,认为通过修订制度,制度的生存环境得到了较大的改善,能够较好地解决现在面临的问题,但问题往往是复杂的,新修订的制度在执行过程中,也许对新出现的情况考虑不够、不细,表面上能够解决,而实际上并不能较好地解决。因此,在提出修订制度建议时,要尽量从各个方面进行假设,从单一条件的不能满足,到多个条件
[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