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理论版阅读
更多
领导前沿
年轻干部需求管理的传统智慧择要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李志伟
日期:2016-07-12 18:24:21
。在很多情况下,员工的行为是由感情支配的,而非靠严密的逻辑和必然性的因果关系。所以,在现代管理中,管理者应该坚守团队的原则,做到情理法兼顾对待下属。这样就会在满足下属心理需求的基础上,使年轻干部乃至普通团队成员受到激励,共同为团队的目标而奋斗。
四、克服负面心理效应,全面客观考察下属
了解一个人往往是以知觉为出发点的认知过程。在该过程中,识别者由于知识经验和心理倾向的作用,很容易形成认知误区。偏见就是认知者根据一定的表象或虚假信息做出判断,导致客观上的判断失误形成的。在人际交往当中,偏见一般是由以下心理效应造成的,例如,首因效应、晕轮效应、近因效应、成见效应等。第一种是首因效应,也即我们通常所说的第一印象。我们一般初次接触人或事物时,很容易在心理上产生对该人或事物带有情感倾向的思维定式,从而影响以后对该人或事物的评价。历史上,曹操曾经的首因效应直接导致了他错失进军西川的大好历史机遇,值得今天的管理者借鉴。当年曹操统一北方后,本可以轻松入川,却因为张松的外貌而对其不屑一顾,导致张松愤而投靠刘备,没有把西川军事地图交给他,铸成大错。第二种是晕轮效应,指某人或事物由于其突出特征,容易使认知者忽视其他的心理和行为品质。对于了解一个人来说,晕轮效应就是在信息不齐备的情况下,认知者根据一个人的个别品质,盲目对之做出全面评价。晕轮效应和首因效应一样,很容易使认知者出现以点代面、以偏概全的错误评价。例如,某人一次表现好就认为他一切都好,犯一次错误就说他一贯表现差。晕轮效应容易影响人才考核的准确度和人才评价可信度,不利于激励年轻干部积极进取。在很多时候,晕轮效应还会造成团队重大损失。诸葛亮曾因与马谡性情相投,在心中放大了马谡的优点,忽视了其缺点,导致痛失街亭。第三种是近因效应,指的是某人或某事物的近期表现在认知者头脑中占据优势,从而会使认知者改变对该人或事物的一贯看法。例如,管理者在看待自己熟悉的下属时,若下属近期表现好,就会忽略他过去的表现,对之委以重任。在这种情况下,认知者对人或事物产生片面了解和主观臆断,缺乏全面客观衡量,导致判断失真。第四种是成见效应。成见是人们头脑中对于某一类人的固定看法,是在过去有限经验的基础之上做出的结论。作为管理者,要尽量避开成见效应带来的负面影响,坚持“发展看人”的原则。任何人的思想境界、学识水平以及专业能力都是随着环境的变化和自身努力而不断变化的。“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对人的考察要在发展中去看待,在动态中去把握。总之,管理者在评价下属工作的时候要避免偏见的影响,不要以点代面、以偏概全。只有绕开了负面心理效应的影响,全面客观考察下属,才会给年轻干部一个宽松的成长空间,使他们在工作中找到自身的价值,从而更好地投入到工作中去。
(作者单位:河南牧业经济学院)
责任编辑 史雪莹
E-mail:ldkxsxy@163.com
电 话:0371 - 639310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