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6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领导前沿

单位内隐性权力的产生机理及防控对策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柯 明 日期:2016-07-12 18:00:36
的权力,他对单位才有价值。一个人进入一个新单位需要经历一段时间的适应期,之后他慢慢对所从事的工作驾轻就熟,这实际上是对单位资源的掌控,这种感觉和体验是在工作中逐渐控制某些资源,在实践中获得特殊感知,并形成一种特殊的工作能力,他所控制的这些资源形式是固化在脑子里难以被人分享的。由此可以看出,隐性权力多来自工作本身,是单位内成员在工作中不断体验所获得的,它源于对信息、技能、人际关系等组织资源的掌控,其产生是客观的、必然的,是一个从小到大、逐渐累积的过程,是以工作为基础的权力形态。
  2.单位缺乏科学规范的人力资源管理、知识管理体系和入职引导体系为隐性权力扩张提供了客观环境。当一个单位管理水平低下,对信息和知识无法有效管理时,很多对单位运转至关重要的东西就存储在员工的脑海里。在这样的单位,“岗位垄断”是普遍现象,专业分工不明晰,员工的工作内容不确定,一些新任领导者工作难以很快上手,他们得不到别人的配合,很难较快了解工作所必需的知识和信息,他们感觉自己被架空了,有名无实。对于一个新手来说,真正独当一面似乎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上级领导者最初会给予他们一些力所能及的支持,但这毕竟是有限的。那些原来深受上级领导赏识的新任领导者也许很难想到,他们面对的新单位可能与原先的不同,他们对这种单位的适应远不如他们想象的那样顺利,其“满腹经纶”往往无法转化成“为单位所用的东西”,也因此而无法体现出其价值,甚至面临被淘汰出局的危险。
  3.个人离权力中心的位置较近是产生隐性权力的重要因素。在一个单位里,一些下属可能来头不小,他们与上级领导者更熟识,这也会制约本级领导者的权力。这些人能够利用其与权力中心的亲近关系来影响本级领导者的决策,这就造成了组织中职位不高甚至根本没有职务的人实际上拥有了与其身份不对称的权力。
  三、多措并举调控隐性权力
  1.管理制衡是消除隐性权力的有效方法。管理制衡是将那些互补的、与单位利益密切相关的工作进行分割,并由不同的人去处理,形成互相监督的状态,本质上是对资源的分割。我们中国人善于走捷径,很多步骤能省则省,这种思维方式造成很多互补性的工作由一个人完成,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工作效率,但缺乏规范和监督。由于一个人操控了太多的业务,这就难以对他形成制衡。缺乏制衡导致信息垄断,某个人控制了不同环节的权力,使得信息、知识等不能共享而变为隐性资源,并形成隐性权力,令其变得不可替代。因此,要对工作流程进行专业化分工,运用有效的管理手段将与业务相关的知识和信息标准化、流程化。当然,专业化分工不一定是越细越好,而是以高质量完成任务为目标,分工的模式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很多职责和流程需要动态调整,其目标是促进管理制衡,防止过多的隐性权力的产生。管理制衡是基于业务层面的制衡,目的是维护和增加单位利益,促进个人更好地工作,防止个人在工作中一手遮天。管理制衡中双方的权力是不同质的,制衡的双方是监督关系,而不是竞争关系;政治制衡是将同样的权力授予不同的人,每个人的权限界定都很模糊,这会产生内耗、造成冲突。
  2.运用信息垄断增强领导者的掌控力。一个团队要想对另一个团队实施控制,就必须做到两点:一是意欲实
[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