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理论版阅读
更多
领导前沿
忠诚组织文化构建的制度机制探析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周建红
日期:2016-04-07 09:17:10
忠于组织,组织也要忠于成员。从一定程度上说,组织的忠诚更需要做在前面,那么它的动力来源于哪里?一是来自组织的信任。信任是提高组织成员对组织忠诚度的基础,失去信任的双方只能是貌合神离,根本无法合作。二是来自组织的尊重。组织和成员应该是平等关系,成员尊重组织,组织也要尊重成员。三是来自组织的使用。每个组织成员都渴望在组织内实现自身的价值,希望被安排到合适的岗位发挥作用,更希望得到赏识和重视。四是来自组织的信誉。良好的信誉会使成员相信组织、依靠组织、献身组织,因此,组织要及时兑现承诺。同时,外部的评价也影响成员对组织的认同和忠诚。五是来自组织的关爱。除了物质利益关系,组织成员从组织的关心、支持和帮助中得到发展进步,更易滋生对组织的忠诚。六是来自组织的理解。组织理解其成员的所想所需,支持组织成员合理的所作所为,成员自然忠诚于组织。
2.警惕私人忠诚。以私人忠诚为基础的以人划线是政治帮派,而维系政治帮派的纽带就是封官许愿的利益关系,甚至是以纵容腐败为代价换来的部属私忠。但是,其最终结果,一定是有利则合,无利则散,利合则国亡,利失则恶斗。实际上,利益交换带来的不会是真正的忠诚,甚至正好相反。忠诚于利,必然见利忘义;忠诚于理想,则为道义献身;忠诚于制度,则为国家尽心尽责。所以,用不同的原则去凝聚人,必然得到不同的结果。有鉴于此,组织一定要把私人忠诚转变为对制度、职责的忠诚。
3.防止顾此失彼。文化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更不可能立竿见影、一蹴而就,需要久久为功。在构建忠诚组织文化中要注意排除以下隐患。一是山寨文化。处于文化核心的使命和价值观必须是自己的。文化若想成为富有竞争力的差异化因素,就必须独一无二。能够激励组织成员的文化会充分利用它的独特性吸引成员效忠组织。二是沟通故障。不能简单以领导决定、上级命令强制组织成员单向服从。作为组织的领导者,必须反复申明组织的使命、目的、战略和价值观。三是领导失误。对于组织领导者能否以身作则践行忠诚组织文化的价值观,组织成员尤为关注。尽管通常情况下大多数组织成员不敢质疑组织领导者的决策和行为,但如果组织领导者言行不一,组织成员自然会做出评判,并弃之而去。四是实践失调。如果组织系统的政策与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发生了冲突,那么所有措辞优雅的交流和领导者意愿良好的行为都注定徒劳无功。五是机制僵化。忠诚组织文化的构建需要不断修饰润色、调整改进,增强组织成员的适应性,还要通过实际行动,用使命与核心价值观方面的事例对组织成员教育提醒,使忠诚组织文化更加鲜活生动。如果机制僵化,忠诚组织文化就无法发挥其正面效能。
(作者系武警8714部队政治委员)
责任编辑 凉 风
E-mail:ldkxlf@163.com
电 话:0371 - 6392629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