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理论版阅读
更多
领导前沿
推进国家生态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现实路径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沈佳文
日期:2016-03-14 14:41:17
路径的全方位变革与创新,有助于提高系统生态环境福祉、推动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
1.构建国家生态治理结构和框架是实现生态治理现代化转型的基础。治理结构一般是指治理主体之间的角色分工及相互关系结构,其决定了各主体在多大程度上发挥治理作用以及作用的边界在何处。从国家层面看,必须适应三大趋势。一是主体的多元化趋势。根据协同治理理念,党领导下的各级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各类社会组织、广大人民群众等都是生态治理主体,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是多元化治理主体之间的两大核心关系。二是权力的分散化趋势。结构关系的调整根源在于授权的变化。传统高度集中的权力归属带来的是无限责任主体和管理决策、执行、监管过程中的羁绊困境。要形成分工合作、平衡互动的生态治理结构,关键在于厘清各自的权力边界,使本应该属于市场和社会的职能回归主体。三是方式的民主化趋势。与传统的国家生态管理体制或生态建设手段不同,生态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强调更多的是生态建设关系从政府主导向合作共治转变,生态建设路径从自上而下向互动互融转变,生态建设方式从刚性命令向柔性协商转变。然而,与西方国家开展环境治理的社会条件及公民基础不同,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政府仍然会且必须发挥主导作用,这一方面是由生态环境问题具有外部性等特点决定的,另一方面也由于政府在生态文明理念培育和环境治理方面本身具有不可推卸的公共责任。同时,这有助于在治理环境问题初期强势推动生态治理,并保证相关政策被充分接受和实施。但从长远看,政府从掌舵人向引路人角色转变是必然趋势,随之是主导权力的逐步弱化;企业需不断培育生态理念,确立主体责任,积极推动技术研发,提倡清洁生产;社会组织要逐步摆脱依附状态,独立成长,努力在环保公益事业中发挥组织动员力和影响力,从而提高全社会民众的环保参与能力和主体意识。
2.创新国家生态治理制度和体系是事关生态治理现代化的先决条件。生态治理的制度体系是否系统和完整,是否具有先进性和创新性,在一定程度上代表和决定了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和生态治理能力的高低。一要突出制度的顶层设计和规划。立足全局和长远,用整体性、系统性、协同性观点来统筹考虑生态问题,针对不同地区、不同生态环境、不同生态主体加紧制定一批兼具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政策、法规,努力实现人口、经济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二要强化制度的内在驱动和激励作用。加快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环境税费改革进程,不断健全能充分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性、生态价值与有偿使用关系的生态补偿机制。通过将生态产品和生态服务按照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以及生态价值和补偿标准等进行公平配置、定价和交易,有效激发市场主体的积极性。三要规范制度的刚性约束和底线。制度的法律层次不同,对应的约束效力也有差异。对于恶劣的环境破坏行为,只有从国家立法层面明令禁止并给予破坏者以法律制裁,才能有效约束人们的生态行为。只有建立严格的生态监管和环境损害责任追究、赔偿制度,对突破环境质量底线的行为实行“零容忍”,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坚实的法律保障。
3.提升国家生态治理功能和水平是实现生态治理现代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个国家的生态治理功能和水平的发挥主要取决于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