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5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领导前沿

年轻干部如何跨过投机行为这道坎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傅 敏 陈明龙 日期:2016-03-14 11:37:02
机会。因此,对于年轻干部来说,面对投机行为,首要之举是要涵养壁立千仞的心态,做到放得下、看得透、稳得住,不自乱阵脚给人可乘之机,以深思熟虑谋徐徐图之。
  二、循敬而远之原则拒“同流”
  从世俗的角度来看,投机者等同于小人,投机行为被视为不义之举。与小人相处,与不义之举毗邻,对年轻干部来说,考验的是其道德品性,考验的是其行为选择。
  要以义为上,淬炼内心坚守。常言道,“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义是君子的道德追寻,也是君子的行为遵循,故君子“怀德”“怀刑”,时刻不忘德行修为,时刻讲究法度规矩。利是小人的诉求标的,也是小人的行为依据,故小人“怀土”“怀惠”,时刻不忘一己之私,时刻穷究谋利之方。人生在世,总要有个安身立命之点,君子之所以是君子,就在于其强大的内心坚守,常言“外圆内方”之“方”、“和而不同”之“不同”,皆此意也。“方”也好,“不同”也罢,虽有多种载体与表现,但“舍生而取义也”一言定格,皆以义为统率。君子内心尚义、遵义、守义,故其得以保“得之坦然、失之淡然”之心,无须在别人的评价中刷“存在感”,反而能以内心坚守去度量外部世界,保持自我独立的可贵。而小人则与之相反,正是因为内心鄙义、弃义、背义,“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故其只能在别人的评价中寻求定位,在利益得失的计较中摇摆不定,以功利之行求心理之安,实乃戚戚然。年轻干部面对投机者与投机行为,在某种程度上就是面对小人与不义之举,虽然无须上升到舍生取义的高度,但在内心坚守以义为上应是分内之事,常修为政之德、常思投机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当为日常功课,若此,方可淬炼金刚不坏之身,树立坚韧不拔之志,做到“至坚者磨之而不薄,至白者染之于涅而不黑”。
  要敬而远之,做到不沾污秽。面对投机者与投机行为,年轻干部当进而试之,若是能够缓解危机、扭转局面,自是大善。然而,理想总是丰满,现实却过于骨感,投机者对内心坚守的放弃,投机行为对义理的背离,绝非三言两语就能让其迷途知返。此时,“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的敬而远之,应是年轻干部更为明智与理性的选择。小人不易相处,因为他们工于心计、精于算计,一分一毫、一丝一缕,只要牵涉其身,必斤斤计较。但小人容易取悦,即使取悦手段不合道义,只要于其有利、对其有益,皆笑纳之。然则小人总以自身利益为中心,总以利益最大化为指归,“及其使人也”,则“求备焉”,即使你再有才干,他也会想尽办法求全责备,设法制造障碍。若你涉险过关,他则变换花样营造假象,让你对其感恩戴德。鉴于小人的这种特性,年轻干部若公而斗之,则麻烦不断,因为有心算无心,小人就是精于此道,结果是自己焦头烂额、疲于应付;若主动陷之,则提心吊胆,因为喜怒无常,小人就是专于此行,结果是自己进退两难、彷徨难决。因此,面对投机者和投机行为,年轻干部既要不偏激、不固执,表面柔润以“敬”求自保,减少外在因素对自身成长的制约与破坏,更要有选择、有坚守,内心严正以“远”拒“同流”,保持自身高洁、污秽不沾。
  
[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