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5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领导前沿

西方信任理论对构建上下级信任关系的启示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张慧琪 日期:2016-01-30 14:06:39
持续的发展。
  3.上级言而有信,增强下级的“获得感”。西方经济学家立足于“经济人”假设,从成本收益计算角度研究表明,信任是人们理性选择的结果。人们具有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倾向,但为了追求长远利益,终会走向信任。在上下级信任关系的构建过程中,无论上级还是下级,都既具备“社会人”特征,也具有“经济人”特点,同样都会进行理性选择,且短期内都很难表现出完全理性,偶尔也会有机会主义倾向,特别是信任关系建立的初级阶段,会从“成本-收益”计算角度考量相互信任的风险性和不可预测性。但双方从长远利益考量,会尽可能地选择构建信任关系。因此,上级要做到言而有信,信息共享,给下属以工作支持,增强互动关系中下级的“获得感”。相对来说,下级从被动弱势的视角会更倾向于短期成本收益考量,认为自己命运和利益受制于上级,采取信任行为的不可控性和风险性更大。如果上级言而无信,出尔反尔,则上下级信任关系就不可能建立,下级就会选择短期行为,表现出机会主义倾向,采取投机行为,投上级所好,阿谀奉承,不诚信、不真诚地投入工作,并且表现出较高的离职倾向。当然,下级也应该言而有信,有了“获得感”,增强忠诚度和可靠性,从长远利益出发积极建立与上级的信任关系。
  4.建立制度信任,提高下级对组织的信任度。西方管理学家对信任的研究表明,管理实践因素和个人因素都会对信任产生影响,但来源于制度的信任更具有长久性。因此,在上下级信任关系的构建中,应建立制度信任,建设规范完善的制度体系,通过制度保障信任关系和心理安全,尽可能避免人为因素和人情因素对信任关系的干扰破坏。有了制度信任,下级对组织的信任度也会提高,进而增强上下级信任关系,降低管理成本和心理负担,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提升管理的绩效水平。下级对组织的信任度也有很多的影响因素,如,上级的领导素养、组织的战略定位、发展愿景、员工福利保障等。上级要从这些重要方面努力,不断提高下属对组织的信任度,改变下级员工的离职倾向。
  5.营造信任氛围,建设信任文化。有学者认为,中国社会处于缺乏普遍信任的状态,属于低信任度社会。这一结论虽然不够严谨科学,但在如今的全球化信息化时代也应引起我们的反思和重视。我们要通过自身的切实努力改变西方人对我们的偏见。一方面,要积极营造信任氛围。人无信不立,国无信不强。在上下级信任关系的构建中,上下级都要积极营造信任氛围,维护信任关系,以信为荣,以无信为耻,对破坏信任的行为予以惩戒,对守信的行为予以褒扬,形成人人守信、上下信任的良好氛围。另一方面,要建立信任文化。在组织中,上下级都要将信任当作一种信仰、一种文化,崇尚信任,践行信任,真正做到诚实守信,建立基于共同信仰的普遍信任,改变仅仅基于血缘或关系的个别信任现象,彻底改变西方人对中国人不诚实和普遍相互不信任的印象。当然,文化的生成需要比较漫长的过程,所以,信任文化的形成需要上下级共同持续地努力和建设。
  
  (作者系江南大学纺织服装学院党委秘书、讲师)
  责任编辑 史雪莹  
  E-mail:ldkxsxy@163.com  
  电  话:0371 -  63931011
[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