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理论版阅读
更多
领导前沿
突出顶层设计 凸显治国理政新理念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王喜成
日期:2016-01-18 15:59:27
最佳平衡点,要告别粗放型经济,走与自然和谐共处之路。所谓遵循社会规律的包容性发展,就是“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的道路”的发展,是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奋斗目标的发展,是“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的发展。这意味着,不仅要把发展视为经济问题,更要将之视为政治问题、社会问题,让更多人共享发展的成果。所以,“三个规律”与“三大发展”,不仅充分反映了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而且是习近平总书记近两年来一直对“十三五”规划如何制定的一个思考,是对科学发展观的新发展。这次全会在对“十三五”规划的制定上就凸显了这个指导思想和精神,在发展目标上明确提出了这样的要求。如,《建议》提出:“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在提高发展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续性的基础上,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这就是说,五中全会关于“十三五”规划的指导思想既是一脉相承的,又是有所突破的,体现出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施政理念,这种指导思想将对我们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三、五大发展理念是核心和灵魂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是这次五中全会的核心和灵魂,它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新的突破,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深刻分析和把握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做出的重大战略考量,也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新思想在发展理念上的集中体现和概括。由于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诸多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突出问题,我们再也不能继续原来的发展方式了,因此,五中全会在继承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发展理念。在五大理念中,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根本出路,要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贯穿在党和国家的一切工作中;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是优化结构、补齐短板的重要法宝,要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是为经济转型升级添加的强劲“绿色动力”,要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使我们能够从国际社会的积极融入者转变为主动塑造者,要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公共产品供给,提高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十三五”规划编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做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前进。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是管全局、管根本、管方向、管长远的东西,是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这些理念充分体现了发展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体现了增长与保护、局部与整体、当前与长远之间的最佳平衡,体现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有机统一,做到了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统一、立足国内和全球视野相统筹、全面规划和突出重点相协调、战略性和操作性相结合,是“十三五”时期乃至更长时期我国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发展经验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