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理论版阅读
更多
领导前沿
构建中国“政治新生态”的能量系统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毛德儒
日期:2016-01-18 15:58:06
dquo;罢免”权力。在当前的政治生态系统中,调整不胜任的现职领导干部阻力大、顾虑多,“能上不能下”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建议对主要领导干部的组织任免权一分为二,任命权由党委掌控,罢免权由民意机构掌握。这样,一是可以轻松解决当前主要领导干部“能上不能下”的棘手难题;二是在监督权万一失灵时,民众可凭借这种罢免权,实现对强大行政权的有效约束;三是可以降低选票对我国政治生态共同体的分化和解构风险,形成政治生态能量传导的良性循环。
四、全面从严治党:“政治新生态”的中枢控制系统
在生态系统中,能量的传导具有损耗的不确定性和不可逆转性。为了应对这种不确定性和不可逆转性,任何临时性社会机构和体系,都离不开决策控制系统。随着信息化、网络化社会的到来,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环境也发生了急剧变化。一是信息革命弱化了主权国家的力量与政府再分配能力,增加了社会风险系数;二是大数据时代的国家治理和网络反腐,对政府的公信力是把双刃剑;三是民主化潮流对党的民主集中制形成了冲击,引起了意识形态分歧与党员思想混乱。在中国这样一个庞大复杂的政治生态共同体中,更加需要强调坚持党的领导,锤炼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1.致良知以强信念。政治是人的事业,经脉不通人就会麻痹瘫痪,良知蒙蔽人就会麻木不仁,造成理想信念的“黑洞”。当代中国政治除了在硬约束上继续致力于健全法制之外,在软约束上也要向传统的德政伦理借鉴和学习治理经验,只有软硬结合,才能发展出适合中国国情的善治良制。一是党组织在考察任用干部时,疑人当尽量不用,用之则尽量不疑,养其廉耻以致其良知。二是善于利用互联网时代民众、媒体、纪检监察部门的监督功能,倒逼领导干部养成过硬的政治操守。三是综合运用荣誉、激励、奖赏、惩戒等各种形式,强化理想信念,造就一支利不苟取、害不苟去、唯义是从、唯法是尊的党员领导干部队伍。
2.严党纪以壮骨髓。转型期社会的复杂政治生态,使得部分党员领导干部心态失衡,导致权力行使失序,催生弥散性腐败。以我国当前的发展水平,养廉耻未必高薪。党员领导干部作为民众所仿效的对象,应以严守党纪为天职,视政治荣誉高于一切。一是在权力运行的关键环节建立有针对性的劝导和警示机制,惩前毖后,治病救人。二是探索有效的干部激励机制,实行“无为问责制”与“实名备案制”,防范“庸、懒、散”的苗头倾向。三是形成党内清理门户的长效机制,拔“烂树”、治“病树”、扶“歪树”,清理各种“圈子文化”和“小官巨腐”问题。
3.重用人以求持续。“济济多士,文王以宁。”各级组织人事部门要以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保障政治生态共同体能量补给线的畅通。一是科学制定“德才兼备”原则的量化评估指标,避免信息不对称造成“劣币驱逐良币”的逆淘汰。二是采取刚性任务的方式,让地方主要领导推举优秀后备干部,以备组织部门考察使用,并建立责任倒查机制,倒逼其尽心于调查研究与发现人才。三是强化以称职为主要准绳的选官任职原则,逐渐弱化论资排辈、混年限的观念,鞭策党员领导干部提升政治素养与政治能力。四是健全联系群众的长效机制,通过扎实可靠的调查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