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5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领导前沿

单位恩怨的表现类型及化解策略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裴景田 日期:2016-01-15 16:13:54
是副职与下属之间的距离把握不好,距离远者由于嫉妒距离近者而对副职产生不满。三是副职与下属之间的个人矛盾反映在工作上,又产生工作的摩擦,致使矛盾加剧、恩怨形成。
  二、单位恩怨的化解对策
  1.完善正职任用和管理制度。一是完善正职选任渠道和办法。目前选任正职多数是在少数人中选用,一般由组织拟定,实行等额考察或定向考察,很难选出真正优秀的正职。因此,必须改变这种选任正职的渠道和办法。要拓宽选任范围,公示选用条件,实行差额考察,公开投票结果,只有在考察人选票数极为相近的情况下,才通过常委会票决。二是加强对正职的考核管理。注重对正职的政治修养、品德涵养、知识素养等综合能力的培养,对能力不行、群众口碑差的要及时进行调整,不搞平衡或异地为官,做到能上能下。三是对推荐者、考察者实行责任追究。凡是正职任用后出现问题的,要追根溯源,如果是原发病因,一概追究推荐者和考察者的责任,分别给予党纪政纪处分。
  2.科学配备班子副职。不同的工作岗位和工作任务,需要根据政治修养、性格、学识、阅历、年龄等条件,配备不同的副职干部,组成搭配科学、配合有力、工作协调的领导班子。对于专业性较强的工作岗位,必须配备专业技术水平高的副职干部,切忌外行或从事行政的干部来管理专业性较强的工作。用人不当不仅是决策的重大失误,更是最大的腐败。绝不能把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的公益部门作为权益平衡点或交易品,随意交给本不胜任的人去管理,这样失去的不仅是领导者的自身形象,更重要的是会失去民心和执政根基。对不称职的副职干部要及时调整,不能将就,不能搞“维持会”。对副职与正职之间或副职之间的矛盾,要进行深入具体的剖析,是正职的原因调整正职,是副职的原因解决副职问题,不能各打五十大板,更不能等矛盾激化到恩怨程度才去解决,要做到适时、及时解决矛盾,既不能影响局部工作,又不能使矛盾升级。
  3.严格公务员的考核管理。自我国颁布《公务员法》之后,公务员管理步入正轨,逢进必考。现在公务员队伍“进口”管理更规范了,但“出口”狭窄,公务员只要不犯特别严重错误或违法犯罪,是很难离开公务员队伍的。这也是有的公务员有恃无恐,在单位挑拨是非、制造矛盾的一个重要原因。为此,一要加快推进公务员聘任制改革,破解公务员“铁饭碗”问题。在聘任期内,对考核考察结果为不称职者可随时解聘。二要加快推进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制度落实。对司局级、县处级的领导干部,要落实能上能下制度;对一般公务员,要落实能进能出制度。对不作为、不尽职、不担责的公职人员,不搞平级调任,着力在能下能出上下功夫、花力气,视其情况给予降职、降级、解职或异地降级使用等处分。三要加快推进公务员管理改革。制定通用和专用考核管理办法,突出内部考核和外部考核相结合、任职内考核和离职后审计相结合,考核人终身负责和问题倒查追责相结合。四要赋予基层单位领导对公务员的经济处罚权,以此增强基层单位领导的管控权和调配权。
  4.调整配强考核组织。一是成立专门的考核组织。组织部门要吸收各方面专家、资深工作者参加考核组织,要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改变外行考核内行、走过场式考核以及无资历的人参与考核等现象,改变把高票
[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