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理论版阅读
更多
领导前沿
领导干部的“入帮”心态及破解之道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胡赣江
日期:2015-09-21 17:43:18
规定,避免出现调整过频、数量过大的问题。实行特殊时期干部冻结制度,规定一把手在离任前和机构改革前,无特殊情况严禁提拔或调整干部。二要实行署名提名。一把手在提名干部时,要申明与被提名者的关系,介绍被提名干部的德才表现,并在一定范围内公开,做到“谁提名,谁负责”,实现“终身保修”和“责任连带”式的权责平衡。三要防止事前定调。酝酿环节执行不好,很容易异化为一把手传达“旨意”的过程。要对人选的提名、推荐、考察等情况,逐个进行充分沟通,发挥党内民主,防止“一言堂”、暗箱操作。四要加大责任追究力度。实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全程纪实制度,让一把手为自己的用人权“埋单”。凡是出现突击提拔、违规破格提拔等问题的,都要对选任过程进行倒查,并依据相关规定,及时对相关人员予以组织处理或党纪政纪处分,触犯法律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3.促进干部常态化交流。干部交流,既能增加干部阅历,促进沟通学习,也能为政治生态注入新鲜血液和养分。领导干部长期在一个地区或部门工作,很容易受到长期积累的人情网、关系网、裙带风干扰,帮派效应在所难免。所谓“流水不腐,户枢不蠹”,防止帮派的形成,一是要注重干部异地交流和岗位交流。要突出对象的多样化、方式的多向化、空间的多维化,推动干部跨条块、跨领域、跨地区交流,通过小幅度、多频次的岗位、地域、领域变换,防止“山头主义”滋生。要加大重点部门与非重点部门之间的干部交流力度,对关键岗位、任职时间较长的干部实行强制交流,防止出现权力寻租现象。二是要形成干部能进能出的动态管理机制。要把干部交流与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结合起来,与公务员制度的执行和干部的培训、奖惩、回避等结合起来,推动干部能上能下。要防止以部门轮岗式的“体内循环”代替干部交流式的“大换血”,杜绝调不出、派不进的现象。
4.提高领导干部的从政修养。加强思想教育,增强党性修养,是破除领导干部“组帮”“入帮”的重要途径。只有使“不想入帮”成为干部的思维习惯和价值取向,并内化为遵纪守法的道德意识、廉洁从政的政治操守,才能使其从思想上筑牢根基,增强自身“免疫力”。一要坚持教育为先、警示为先,通过党性教育、纪律培训、反腐倡廉讲座、案例巡回讲演等方式加大教育预防力度,教育领导干部强化组织性、纪律性,让领导干部具备识别判断帮派文化的慧眼,自觉依法行政,从源头上破除“入帮”陋习,净化官场政治生态。二要教育领导干部正确看待个人与组织的关系、潜规则与党纪国法的关系,从内心深处认识到,无论职务高低、能力大小、贡献多少,都是在党的领导之下,都必须毫无例外地把自己置身于党的组织之中,自觉远离帮派等小集团,做到相信组织、依靠组织。三要注重发挥领导干部家属的“廉内助”作用,经常关心了解领导干部的交友情况,帮助其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使其坚持君子之交淡如水、为政之道清似茶,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
(作者系中共江苏宿迁市宿豫区委组织部长)
责任编辑 王秀芳
E-mail:ldkxwxf@163.com
电 话:0371 - 6392629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