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理论版阅读
更多
领导前沿
反腐新常态的挑战及其深化策略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黄红平
日期:2015-09-21 16:17:03
发高发,确实值得深刻反思。2014年10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事实上“制度不在多,而在于精,在于务实管用,突出针对性和指导性”,“如果空洞无力,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再多的制度也会流于形式”。因此,“要善于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反对腐败,加强反腐败国家立法,加强反腐倡廉党内法规制度建设,让法律制度刚性运行”,把权力牢牢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当务之急就是要重点做好三项工作:一是认真开展制度廉洁性评估。对已有相关制度进行梳理,经实践检验行之有效、群众认可的,要予以重申,继续坚持、抓好落实,严肃纪律,形成刚性约束;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的,该修改完善的就修改完善,该废止的就废止,该制定新的就制定新的。二是清晰合理划定权力行使的边界。对于掌权的执政党而言,应该有一个权力清单,什么权能用、什么权不能用,什么是公权、什么是私权,要分开,不能公权私用。特别是要强化公开,推行地方各级政府及其工作部门权力清单制度,依法公开权力运行流程,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让广大干部群众在公开中监督,保证权力正确行使。三是重在抓好抓实制度执行。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再好的制度如果不执行、形同虚设,就会形成“破窗效应”。这要求坚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执行制度没有例外,不留“暗门”、不开“天窗”,坚决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坚决纠正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行为,使制度成为硬约束而不是“橡皮筋”,真正让铁规发力、让禁令生威。
以夯实理想信念为根基。反腐倡廉作为一项较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多管齐下、综合施策,但从思想道德抓起具有基础性作用。对于各级领导干部而言,一个人能否廉洁自律,最大的诱惑是自己,制度设计得再缜密,也会“法令滋彰,盗贼多有”,关键在于其是否有着坚定的思想根基。从党的十八大以来落马贪官的忏悔录看,当前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必须突出理想信念这个重点。无数现实事例表明,理想信念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2012年11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指出,“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现实生活中,一些党员、干部出这样那样的问题,说到底是信仰迷茫、精神迷失”,由此可能导致政治上变质、经济上贪婪、道德上堕落、生活上腐化。因此,要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把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和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统一起来,做到虔诚而执着、至信而深厚,努力补足精神上的“钙质”,“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站位就高了,眼界就宽了,心胸就开阔了,就能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在胜利和顺境时不骄傲不急躁,在困境和逆境时不消沉不动摇,经受住各种风险和困难考验,自觉抵御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从而练就“金刚不坏之身”。当前,要严格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能否”的检验标准,即“能否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能否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能否勤奋工作、廉洁奉公,能否为理想而奋不顾身去拼搏、去奋斗、去献出自己的全部精力乃至生命”,大力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促进各级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