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理论版阅读
更多
领导前沿
“官二代”违规提升对官场帮派形成的影响及遏制途径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宋 涛
日期:2015-09-21 16:13:39
轻“官二代”的“火箭提拔”经历,很难逃过社会公众中的一些“火眼金睛”者的评判。如在“安徽望江县团委副书记任职资格弄虚作假事件”中,公开资料显示,2010年9月25日,常骏生被招到农村基层从事“三支一扶”工作,同期他又在池州学院进行全日制专升本学习,可现实情况是,2012年10月30日,毕业不到半年的常骏生参加了望江县选拔年轻副科级干部考试,并当选望江县团委副书记,这使得常骏生报考副科级干部的资格问题备受质疑。在“湖南省石门县委副书记火箭提拔事件”中,当公众对刘琼的学历及晋升经历提出质疑,记者到当地组织部门进行核实时,相关人员最初只得以“领导经历是机密,不能公布”予以搪塞。
网络问责的发展,为公众监督“官二代”违规活动现象提供了最便利、最有效的途径。组织中的小团体活动或帮派活动游走于制度规则与非制度规则之间,或利用自由裁量权的空间打擦边球,最大限度地利用制度与规则的漏洞,或公然违背制度规则要求,舞弊造假,为个体或团体成员谋私利。对于这些现象,制度化的组织部门举报途径提供了敞开的举证渠道,但是一般要求举报者必须实名,并承担材料举证和协助调查的工作,为一般知情者所顾虑。非制度化的举报途径如口头传播等虽然方便,但一般难以产生所期望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网络平台因其特点,成为公众问责的有效选择。
网络举证有门槛较低、开放充分、匿名安全、参与自由、互动快捷、传播广泛的特点,使得个体到群体的话语权行使能得到充分的释放,是公众监督党政官员的重要渠道。近年来公众问责“官二代”违规安排工作与提升的案例,绝大多数都是由公众通过网络问责的方式发起。网络问责容易引发“轰动效应”,扩展“围观”的范围,迫使管理部门不得不及时介入予以回应,提高了举证对象腐败行为被调查处理的概率和效率。
由此可见,公众参与问责活动与网络问责的发展,是遏制干部选拔任用中违规现象产生的一个有效途径,它如果与政务公开、权力制约结合运用,必然能从组织内外两个途径,对干部选拔任用中的违规活动釜底抽薪,铲除官场帮派组织产生的土壤。
[本文是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项目“网络问责发展及对公共管理影响研究”(项目编号:11YJA630103)、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一般项目“公众参与行政问责的发展及对公共管理影响研究”(项目编号:GD10CGL17)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系深圳大学管理学院教授、管理学博士)
责任编辑 王秀芳
E-mail:ldkxwxf@163.com
电 话:0371 - 6392629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