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理论版阅读
更多
领导前沿
领导意图如何接地气、聚人气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吴 涛
日期:2015-05-05 11:12:11
动大家。二是带着熟人走。针对部分社区居民私密性要求高、人员流动性大、关系相对松散、需求个性化等特点,注重发挥各片区户籍警察、党小组长、楼(幢)组长、文体团队负责人、邻居等人员的特定作用,通过“熟人带路”“能人领路”等方式,提高走访服务的入户率。三是带着服务走。街道及时印制近4万本《联系服务一本通》,分发到19个居委会,要求服务团队在首次走访时送上《联系服务一本通》,以此为媒介,既让居民群众及时了解5大类27项社区服务内容、3类22项社区公共开放资源内容,又便于居民群众有选择地参与社区服务项目。四是带着任务走。要求团队成员用好《民情日记》《民情信息簿》《民情手册》,及时记录走访情况,做好资料收集整理工作。明确“三个必记”,即走访居民必记、了解居民诉求必记、解决居民困难必记。
二、在领导决策上,以民主化管理“三站式”直通车打通领导意图接地气、聚人气的沟通环节
在领导决策上,L街道依托区域化党建平台,整合各方资源,在责任区、居民区、街道三个层面,建立上下联动、各方参与的“三站式”直通车领导决策机制,充分保证社区党员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促进各方对社区事务进行沟通研判、分工处置、统筹协调、化解矛盾。
第一站:责任区。依托“组团”力量,开展自助互助服务或利用团队资源,将能够解决的问题在责任区以“短、平、快”的手段加以解决。短,即短距离、面对面,直接了解并回应群众诉求。通过建立“零距离”走访机制和面对面反馈机制,将走访范围扩大到每户家庭,建立“零距离”诉求反映渠道,将走访了解的问题、要求和困难及时向上级反映解决,缩短群众与党组织之间的距离。平,即平民化、邻里商,推动群众民主自治。通过弄堂议事会和民情议事日等形式的“草根会议”,邀请责任区服务团队成员和居民群众代表参与,讨论研究走访时不能答复或解决的重点、难点问题以及平时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通过集体会商、群策群力、集中民智,确定处理方案。快,即快回应、巧化解,及时解决实际问题。形成诉求快速回应、政策快速传递的工作流程,定期更新政策信息,确保团队成员做到手中有据、心中有数,做到简单问题现场解决、突发问题第一时间上报、复杂问题汇总研判、疑难问题及时上报,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尽力在走访时当场解决或在走访后及时解决,确保各类诉求快速高效得到回应。
第二站:居民区。通过“议、听、调、评、办”,即各层面议事会、听证会、协调会、评议会和督办等形式,协调有关部门提出解决办法,并明确牵头协调解决的负责人,落实责任,实行项目化管理。发挥居民区各类议事会的民主议事作用,围绕居民区社会性、群众性、公益性事务,群体性突出矛盾和突发事件,以及社区居民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等,进行协商、讨论、评议、咨询和监督。发挥“三会”(听证会、协调会、评议会)制度的民主自治作用,对社区实施的项目或涉及居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在做出决策前召开听证会,广泛讨论,并提出具体意见;对涉及社区成员间关系的公益性、社会性事务以及一般矛盾、利益冲突,召开协调会进行协商解决;对社区各部门工作及民生项目,召开评议会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