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5年第3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领导前沿

新常态背景下领导干部网络“微商”的提升路径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唐 斌 日期:2015-05-02 14:09:01
基础上积极利用各类微平台工具,结合自身工作通过实践锻炼简洁理性、平等坦诚、有礼有节等各项具体的表达技能。
  3.呈现符合新常态需求的新行为。一是推进“微”公开。领导干部应该积极利用各类自媒体平台,推进政务公开。就公开平台而言,领导干部必须以身作则,通过实名认证和单位认证的方式建立信息公开的平台并争取微传播过程中的话语权,并在持续展现公正高效的领导作风和积极的政民互动过程中培育出一批具有较高社会影响和良好评价的领导干部微阵地;就公开内容而言,微平台的信息公开及交流需要以微语言来表达,将刻板、生涩、没有感情色彩的官方说法用轻松、直白的大众语言表达出来,并预留及时可行的信息反馈渠道,从而使得政务信息和政务沟通不仅看得到、信得过,还要看得懂、能监督、有回应。二是重视“微”民意。领导干部要破除畏难和作秀两种微平台应用的极端,将微平台作为民生民情的重要反应渠道,做好微调研和微走访,在微平台碎片化、滚动化传播过程中获取有效民情和真实民意的信息。这一方面要求领导干部自身推动微调研,加深对网络舆情的理解;另一方面也需要突出重点,对本地或本行业影响力大、社会关注度高的微平台和微账号有所把握,并对微平台的意见领袖及其价值偏向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从被批评、监督到主动接受监督并引导其提出意见以集思广益、减少误解、疏解矛盾。三是做好“微”服务。一方面,领导干部要积极推动本区域、本部门微服务平台的建立健全,在信息公开的基础上通过与社会公众充分沟通不断增加微平台便民信息查询、网络便民服务以及微平台网络审批等服务功能;另一方面,领导干部要通过领导信箱、定期或预约微平台交流、微平台督查等形式,现身于各类微服务平台并发挥岗位影响力以提升微服务的权威和效率。
  4.创造新常态背景下的新作为。一是建立适应新常态的传播沟通制度体系。在以微时代为主要特征的网络新常态背景中,应该进一步完善《信息公开条例》和专项法规中有关信息公开、治理沟通的制度内涵,更为具体的规范应在积极鼓励领导干部引入并应用自媒体平台进行政务沟通及在线服务的同时,明确其角色和行为的限度;需将网络责任纳入党政干部考核规定,将消极面对舆情民意和网络监督、虚置或滥用公共传播平台、利用公职身份在网络公开发表不当言论等行为纳入干部考察问责的指标体系;为了避免网络误解和故意抹黑对领导干部造成的伤害,相关规定也应包含领导干部因网络舆情担责的权利救济条款。二是创新新常态下领导工作的过程体系。领导干部一方面必须主动接受权利意识日渐强烈的社会公众的主动关注、问询乃至质疑、批评,为其提供足够多且便利的渠道来表达并及时进行解释和反馈;另一方面也必须主动推动政务公开平台、公共治理宣传平台的建设,以沟通化解矛盾,以服务促进理解与支持。三是建立适应新常态的领导干部和后备干部队伍培育体系。必须面向领导干部和后备干部群体建设教育培训体系,以加深其对新常态中网络传播内涵及特征的理解,切实提升其媒介素养和细节处理能力,并结合舆情分析和实践演练创新培训模式,提升培训效果。
  (注:本文是广东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培养计划项目“公共安全视阈下网络新媒体舆情治理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