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理论版阅读
更多
领导前沿
领导干部“舒适度”与人民群众“满意度”的辩证关系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刘贵华
日期:2015-01-23 16:49:50
安邦固本的基石,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领导干部要自觉树立法治意识,敬畏法律威严,严格依法办事,让权力在法治的框架内有序运行,不超越边界、不恣意妄为,杜绝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四是要审慎用权。“心有所敬,行有所循;心有所畏,行有所止”。领导干部要明晰公与私的“警戒线”、个人与家庭的“情感线”、纪律与法律的“高压线”,对权力、对人民、对法纪常怀敬畏之心、常思贪欲之害、常存戒惧之意,坚决克服特殊心态和侥幸心理,自觉规矩用权、干净做事。
要在规范用权中主动担当。规范是用权的根本,担当是成事的关键。“在其位、谋其政,司其职、尽其责”。对于领导干部来说,担当不允许选择,担任了领导职务就要担当责任,向党和人民做了承诺就要履职尽责。“苟利社稷,生死以之”。敢于担当既是领导干部的职责所在,也是立身之本。领导干部要把干事当作一种崇高责任、一种价值取向、一种人生追求,始终坚守“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崇高信念,保持“政如农功,日夜思之”的责任意识,发扬“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实干精神,秉承“士不可以不弘毅”的昂扬斗志,满怀“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创业激情,弘扬中流击楫的英雄气概,立志“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在机遇与挑战并存、困难与希望同在的改革发展大潮中事不避难、忠诚履责。
要在担当中提高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人民群众的“满意度”是领导干部为民执政的最终落脚点。古人云:“为人臣者,以富乐民为功,以贫苦民为罪。”这充分说明当领导是一种担当,这种担当既体现为关注人民群众的思与虑,又体现为满足人民群众的欲与求;既体现为倾听人民群众的诉与呼,又体现为解决人民群众的苦与难。领导干部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弘扬“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的为民情怀,把群众的喜怒哀乐、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心中装着群众、感情贴近群众、办事依靠群众、主动融入群众,常怀为民之心、常记为民之托、常听为民之言、常思为民之策,做到重心下沉贴心于民,优化程序方便于民,摈弃“四风”,用心、用情、用智为民谋福祉,以强大的人格力量和实实在在的工作业绩赢得民心、取得民信,真正提高人民群众的“满意度”。
(作者系中共云南昌宁县委常委、组织部长)
责任编辑 介明菊
E-mail:ldkxjmj@163.com
电 话:0371 - 6391905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