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5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领导前沿

利益多元化情势下的领导方略探析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韦生源 蒋爱先 日期:2014-10-06 10:03:52
定,应当注意考虑代表大多数的权益这一基本要求;若需要运用组织中的表决机制,就要遵循现代表决方法中的少数服从多数原则。
  三、对利益多元化可一分为二地用其利、抑其弊
  领导者对于利益多元化问题,应一分为二地看待其影响和作用。一方面,利益分化会带来多方面的差异,若分化的张力远超过合作的聚力作用,则可能会损害、破坏联合统一局面,甚至导致总体利益的涣散、崩溃;另一方面,没有任何差别的利益同化,也容易导致平均主义,缺乏竞争动机与活力,出现犹如平面之水无高下压力差别而不流动的状况,陷入发展停滞的困境。两个极端倾向均不利于稳定管理与积极发展。领导者应当根据实际需要,在“分”与“合”之间取其最佳的动态平衡:利用合理的利益之“分”,起到促进有益竞争、推动创新、鼓励贡献、落实责任、激励上进等积极作用;抑制利益分化可能带来的消极弊端,实现防止割裂整体关系、妨碍长远大局、破坏正常管理秩序等效果。比如,有的单位利用上下分层、分享不同权益的利益分配机制,有意识地拉开成员的利益差别,同时开设有竞争升降的畅通渠道,让身处下层者有机会通过自身努力与贡献而上升分享到高层权益,原本身处上层者若无能力与功绩则被动下降到下层接受更低层权益,形成“能者上、庸者下”的良性竞争机制;或是虽然保留原有高层的权益存量,却不再予以增加,而对新的积极上进者与更大贡献者给予更大的权益增量,使其实际享受到更多的权益分配。这样,就会有利于激励上进与创新贡献,推动事业的更好发展。这也是利用利益多元化格局而形成的利益目标驱动式管理与发展方法。
  四、善于运用各种方法协调化解利益矛盾纷争
  由于有利益分化而不能整齐划一,在不同利益与不同地位者之间,往往容易出现各种矛盾纷争问题。这需要领导者在管理活动中灵活应变,随时应用各种领导方法协调化解利益矛盾纷争,使之不影响到发展大局。比如,对于制度化带来的利益分化问题,可通过适当的制度改革调整来改变;对于临时性的利益分配矛盾问题,则应在制度化的基础上进行灵活机动的处理;对于需要以合理的利益分化来刺激竞争发展的地方,若思想混乱、认识不足而导致不和谐现象,则应通过加强宣传教育加以解决;对于部分人可能因谋求局部利益而出现忽视总体利益的动机行为,要善于做好思想工作,让其能够以大局为重,必要时能够舍小家顾大家;对于比较复杂、单靠行政管理权力难以完全处理的利益矛盾问题,可以采取先行政裁决、再司法裁判的方法循序渐进地解决。
  五、以合理平衡手段解决利益差距悬殊问题
  当利益差异被控制在大多数人可承受的相对合理范围之内时,就容易达到人群利益关系的动态平衡;一旦超出一定的可控范围,出现严重不公平、不合理状况,就可能导致组织的群体关系失衡,破坏整体的稳定状态,带来内部关系的紧张甚至冲突。大到一个国家的贫富悬殊问题,小到一个单位的上下级、不同部门和员工之间的利益差距,都需要平衡协调,这是稳定发展的现实需要。西方国家面对社会成员贫富悬殊的现实,为避免系列社会矛盾问题的爆发危及资本主义制度的存在,不得不采取累进所得税、社会救济、社会保险、社会福利制度等社会平衡政策手段,以实现对社会财富的适当再分配与
[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