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理论版阅读
更多
领导前沿
依附性寻租—秘书腐败研究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张 璐
日期:2014-09-11 11:22:47
系不只是工作中的上下级关系,与私企中的行政秘书有着本质的区别。我国领导干部与秘书之间的关系有“4M”之说,所谓“4M”是指在与领导的复杂关系中,秘书扮演着四种不同的角色,分别是:manager(管理者)、mother(母亲)、model(模特)、maid(女仆)(朱文轶:《中国秘书部落的权力场》,《三联生活周刊》2002年第20期)。由于我国秘书职业化程度不高,因此这一职位扮演着丰富的角色,与领导间所形成的关系不仅仅是垄断性的,而且掺杂有公与私、制度性与私交性、功能性与情感性等多种混合属性。利用这种复杂的关系,秘书不仅可以获得大量的内部信息,还可以盗取公权力,甚至与领导的密切关系本身就可以直接用于寻租,因为秘书对于领导的决策具有潜在的、不可替代的影响力。
三、秘书依附性寻租行为的主体角色——设租者与榨租者
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寻租主体可分为不同的类型,如:从寻租主体的数量特征看,寻租者可分为单主体寻租者和多主体寻租者;从寻租主体的地位或身份特征看,寻租者可分为寻租者与护租者、设租者与榨租者等(刘启君:《寻租行为的经济分析》,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40—141页)。
寻租市场的形成以及经济租金的出现,为寻租主体的身份准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根据经济学人的假设,无论是在经济市场上,还是在政治市场上,每个市场主体都力图在各种交易中实现个人利益的最大化,秘书及其所拥有的资源优势,使其在市场中成为名副其实的设租者或间接的榨租者。在传统的寻租理论中,将设租和榨租行为的主体集中在利用手中权力干预市场或勒索市场主体的政府或者官员身上,但是其本质仍然是经济租金的形成,所以,从这一核心概念的角度出发,秘书也完全符合设租者和榨租者这两种角色的基本要求,即秘书的设租行为是指秘书利用与领导的关系资源优势,获得大量的信息以及权力,并以此干预市场,导致新的经济租金形成,为某些市场主体创造寻租机会;秘书的榨租行为是指秘书利用与领导的关系资源优势,对领导的决策和意志进行潜在的影响,威胁某些市场主体要实行不利于其的行为,勒索市场主体从而获得额外收益。
四、秘书腐败治理的对策
秘书腐败作为一种特殊的腐败形式,不仅因其自身的独特属性,还与这种社会现象出现时的国情和社会环境密不可分。秘书腐败的危害性是显而易见的,所以,应根据具体国情和社会环境,分层次、分阶段地对我国的秘书腐败现象治理提出相应的对策。
第一,改善寻租市场产生的制度环境。一要加快社会主义市场化改革的进程,因为根据寻租理论,政府干预经济,往往会扭曲资源的价格,形成刚性的由政府权力保障的垄断市场,从而使得有关方面有额外利润可图,这些额外利润就是腐败的根源。所以,只有把政府对市场的干预减少到绝对必要的程度,同时不断提升政府干预市场的规范化与法制化的程度,才可能通过制度环境的改善,不断消散集中在官员手中的权力,分解寻租市场出现的客观条件。二要加快社会主义民主化的进程,这对于防止权力集中和加强民主监督都是非常有效的举措。三要不断建立健全政治沟通机制,利用互联网等新兴媒体和平台,实现政务信息的畅通和透明,这才是改善制度环境的根本措施。
第二,规制经济租金的产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