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5年第3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领导前沿

职场“世故”:能力、人情与人心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胡平正 日期:2014-07-18 16:06:21
,但是过程很悬,只能算是意外地捡回了一条性命。
  曹操错失了张松献宝的机会,就是其自认为事业有成翘尾巴的缘故,若在其早期创业阶段,是断不会犯此低级错误的。一般人往往以为刚刚进入职场,一定要夹着尾巴做人,工作与人事并重。其实即便职场生涯取得了许多的成就,同样应该继续修炼人情世故。韩信未发达的时候,对于人情世故比较敏感、比较在意,因此,面对胯下之辱,有少年老成的处理。但建立了不世之功以后,他误以为自己可以摆平一切,对于人情世故开始不屑一顾,最终落得个被灭族的下场,让人扼腕叹息。练达人情世故首要就是谨慎,不仅要了解人际关系的方方面面,而且要注重细节,这样才不至于大江大河都过了,临了,阴沟里翻船。
  职场“世故”入门:自爱为本,克己从人,敬人而不远人
  涉及职场政治,无可回避的斗争目标有两类:其一是事业上有平台,有机会,占有更多资源;其二就是要保障个人之利益,总不能处处吃亏,这同样是人的自爱之本。而有那么一种人,自命不凡,拿出无欲则刚的派头,在职场中处处表现自己只注重工作质量、工作目标,个人的利益则不在话下,因此大公无私,刚正不阿。这种人的职场生涯注定黯淡无光,其缘由除了本质上的不通人情世故,还有就是假模假式,故作清高。因此,要想职场生涯光鲜闪亮,在心理上就要摈弃好高骛远的念头,踏踏实实地重视现实之利害得失。
  职场是什么?职场自然与家庭不同,但是,明白人情世故的人,会把职场当作大半个家来看待——混口饭吃。只有克己从人,才能把握一个适度的平衡,不成为众人眼中的另类。克己从人说起来似乎抽象,其实有最为保险的行为内核:低调谨慎,待人有礼。前文所提及的Essex就说过,在职场中,“通常赢家都是那些老练的、尊重别人的、与有影响力的人士联系紧密的人”。
  职场中能够做到谨慎、敬人并不难,但仅仅做到谨慎、敬人还达不到及格的底线要求,还应该进一步做到敬人而不远人。要有会来事的态度,了解并且尝试遵守一些必要的潜规则,该放低身段求人的时候,能够适度、适时地降低自己的身段,乐意与人沟通,乐意求同存异。自命清高,把自己“宅”起来,只能是别人吃肉,自己连一口汤也喝不上。
  职场“世故”的核心:理解人性,抓住人心
  身在职场,自然不能是越市侩越好。现代社会毕竟是法治社会,恪守底线是必须的,否则只能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讲究人情世故,除了要遵守前面的基本要求以外,还应深刻梳理传统人情世故的核心内蕴,这样不仅能够纲举目张,收到事半功倍的结果,而且可以避免因为旁门左道而陷于万劫不复的深渊。职场“世故”的核心是什么?在笔者看来,就是由迎合人心始,进而能够抓住人心。这其中的关键点就在于抓住人心。
  首先是从人性的高度来理解人性、迎合人心。表面上看,齐桓公身边的竖刁、易牙、开方很得宠信。为了献媚于齐桓公,竖刁自宫以伺候桓公;易牙为了桓公,居然干出杀子烹献这等匪夷所思的事;开方本身是一个贵族,却放弃自己的好日子,成天陪着齐桓公,十五年没有回家。但这并不代表这三人有什么见识、有什么本事,纯粹是桓公晚年昏聩所致。竖刁、易牙、开方是小人中的典型。宋襄公特别注重仁义,但与易牙等同样
[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