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5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领导前沿

信息社会领导力“角色迁移”及因应对策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杨惠娟 唐斯斯 刘叶婷 日期:2014-04-29 16:31:45
明显的扩大效应。
  传统社会是将领导者作为领导力体系的核心,而在信息社会背景下,领导力体系的核心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出现了“角色迁移”现象,被领导者在领导力体系中受到的关注越来越多并成为新的核心。一方面,信息技术及其塑造的网络环境已经显著改变了领导环境、领导技能和领导内涵,信息技术所提供的强大的信息获取能力不仅改变了领导者的知识结构,而且改变了领导力的性质(霍国庆等:《信息化领导力研究综述》,《领导科学》2008年2月下)。早在1999年,比尔·盖茨就指出:“未来的企业是以知识与网络为基础的企业,未来的竞争则是基于知识与网络的竞争。”(比尔·盖茨:《未来时速:数字系统与商务新思维》,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基于此,传统领导权力基础来源产生了明显的典范移转,传统领导理论所强调的“职位权力”将被以知识、信息为主的“知识权力”取代。另一方面,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的普及,移动互联网、社交网络等覆盖范围的不断扩大,使得人们获得知识的成本在不断下降,此外,信息社会所倡导的共享信息化红利、实现信息化成果普惠化等理念,使得信息、知识所产生的权力不再集中于部分领导精英手中,而是更多地表现为一种全社会“权力”(霍国庆等:《信息化领导力研究综述》,《领导科学》2008年2月下)。领导力的聚焦点已经从个体转向关系网络,“信息化领导力是超链接的”,正是在这个迁移和转变过程中,被领导者所呈现出来的新诉求使得领导力面临着新的困境。
  三、信息社会领导力“角色迁移”的具体表现
  (一)被弱化的领导者角色
  1.被弱化的行政权威性。在信息社会,一方面,权力已经不再取决于组织的层级结构或得到的授权,社交网络的出现发展出自下而上的创新思维与网络资源,传统领导者必须更透明、更公平地与跟随者建立合作式的领导关系;另一方面,信息公开透明度的增强,在很大程度上遏制了权力的滥用,弱化了领导的行政权威。而且信息技术使得各项工作的具体流程和环节变得公开透明,技术型领导和经验型领导的权威性下降。此外,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组织结构日益扁平化,审批等行政权力实现了“集约化”管理,部门之间交流沟通的障碍减少,这些都使得领导的权威性下降。
  2.被弱化的领导公信力。社会公信力是信息时代公众对政府提出的更高要求。在网络化、社交化的新信息时代,社会公众诉求的数量和深度都与日俱增。社交网络等新媒体的迅猛发展,使得信息能以更快的速度、更多的渠道在更广的范围内进行扩散。领导者对于社会的积极导向作用和榜样力量日渐被淡化,而其一些不当言论和行为则极易被无限放大,招致全社会的围攻与质疑。这种质疑在社交媒体的助推下,呈现出“多米诺骨牌效应”,微小的负面消息可以带来系列的连锁反应,进而造成大规模的恐慌、灾难等负面影响,从而导致领导公信力不断下降。
  3.被弱化的个人感召力。领导者个人感召力是领导者吸引被领导者的能力,其更多的是一种内在的东西,如领导者的人格、修养、智慧和阅历等。领导力的获得与拥有直接受到追随者对领导者个人感召力依赖程度强弱的影响,追随者只有认可了领导者的价值观和优势,才会依赖领导者,才会追随领导者,才会与其共同达
[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