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3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领导前沿

社会政策正能量的积聚与释放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徐毅成 日期:2013-09-26 18:01:29
:《服务型政府模式下政府人事制度的理想类型研究》,《中国行政管理》2010年第8期)。统治型政府时期,首要的价值追求是秩序,而实现这种价值追求的路径是个人权威,所处的社会是一个等级森严的社会,具有身份差序;管理型政府时期,首要的价值追求就是效率,实现价值追求的路径是契约、控制和激励,所处的社会是法理上所谓的人人平等的社会;服务型政府时期,首要的价值追求是公正,以及对底层的回应,实现这种价值追求的路径是沟通、合作、伦理和责任感,所处的社会是一个知识普及、专业化程度高的社会。从这三个时期的变化可以清晰地感受到每一种模式或类型阶段下,价值追求的变化和向前演进,每一种价值追求路径的演化都是不断向前发展的,而它内在隐含的就是社会政策中所阐述的“价值有涉”。正如蒂特马斯所认为的:“最低限度,我们有责任清楚说明自己的价值;当我们讨论像社会政策一类科目的时候,我们更有这么做的特别义务;相当清楚,以中立的价值立场讨论社会政策是没有意义的事情。”(蒂特马斯:《社会政策十讲》,台湾“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第15页)这种“价值有涉”的终极目标就是以行动为导向、以社会弱势群体为主体的社会政策正能量的体现。从我国来看,正是由于这样一种治理模式的变革,才使得社会更加和谐与稳定。中央出台的“八项规定”吹到各个角落:没有了彩旗、标语、警车和鲜花,简化了会议、用餐……地方政府朴素务实的新面貌让与会者和民众感受到了正能量。
  从公民权利的发展来看,其已成为当代中国一个不容回避的重大社会现象。公民社会的兴起和发展,是中国社会整体进步的重要表现,它不仅有助于推进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和政治文明进程,而且有助于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有助于提高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有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助于转变政府职能和改善政府服务质量。公民权利中社会权利的增长更是奠定了公民在社会中的地位,使公民有权利、有资格、有自由去发表言论、追求信仰等。英国《贝弗里奇报告》的出台,被认为标志着现代福利国家体制的建立,马歇尔的“社会权利”为当时《贝弗里奇报告》和福利国家社会政策的实施提供了最流行的解释(林闽钢:《现代西方社会福利思想流派与名家》,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2年版,第87页)。社会权利的落实意味着强制政府履行保障责任,公民的保障和待遇不再是一种施舍、恩惠,而是一项不可剥夺的权利,取消了各种特权,从而整体上实现了社会的公平、公正。艾斯平·安德森用劳动力的“非商品化”来衡量资本主义世界福利政策的水平。“非商品化”是指个人福利相对独立于其收入之外,又不受购买力影响的保障程度。因此,社会权利的发展削弱了公民作为“商品”的地位,随着公民社会的发展,社会权利扩展得越宽泛,“非商品化”程度就越高,社会政策正能量也将更强大。
  从社会组织的完善来看,随着新媒体影响力的不断扩大,网络媒体逐渐成为传递正能量的强大工具。经过30多年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多元社会格局逐步形成,行动主体多元化、利益诉求多元化、行为关系复杂化、风险冲突多样化。加上网络媒体信息传播的即时性和广泛性,过去以“管控”为主的社会管理方式不仅难以实现社会稳定和谐,还
[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