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3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领导前沿

官德:在职业道德与角色道德之间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纪光欣 刘小利 日期:2013-09-11 13:19:20
的长期熏染,我们才坚持对官员“德才兼备”的素质要求,甚至宁取“德胜才”的“君子”,也不用“才胜德”的“小人”。“民不服我能,而服我公”“公生明,廉生威”,这种思想历久传承,积淀成人们对明君、清官、廉吏有所期待的社会心理。在当前的现实社会中,人们对官德有着更高的道德期待与道德要求,对官员的“失德”“败德”行为有着更为强烈的愤怒。这种传统实际上是人们从社会角色的角度对官德提出的要求,表达着人们对公平正义的政府和清正廉洁的官员的祈盼。
  现代公共行政日益强调行政伦理的重要性,注重领导伦理建设,发挥道德领导的作用。官员作为国家公务员,是公共权力的代理人,并且这种权力是以法律为根据、以强制或垄断为手段的,代表着公共责任,关涉全社会的利益。这里,官德实际上是权力道德,是各级官员运用权力、执行公务过程中应当遵守的行为准则。公共权力的社会性及其天然的腐蚀性,内在地对作为公共权力代理者的官员提出了更高的道德要求,即官员必须具有对自身权力与责任的高度自觉与自警,始终以社会公共利益的最大化为职业目标,筑牢从政的道德防线,严守为官的道德底线,公正有效地行使权力,更好地服务社会与大众。
  在我国,“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党和政府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官员以人民公仆、人民勤务员为身份要求,不允许领导干部有超越于人民群众的任何特殊权力和利益,密切联系群众也是党和政府一贯倡导和力行的工作作风。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历史和现实都表明,我国政治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而最大的危险则是脱离群众。必须不断加强党、政府与群众之间的血肉联系,坚决杜绝把二者之间的“鱼水”关系蜕变成“油水”关系(周文彰:《要防止“鱼水”关系变成“油水”关系》,《人力资源开发》2011年第11期)。我国政治与行政制度的人民性特质,本质上要求作为政府代表的各级官员具有自觉的政治道德和高尚的社会道德。反过来说,官德状况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的具体表现,甚至是决定这一制度说服力和生命力的重要因素。这一政治角色道德,是对我国官员独特的道德要求,也是长期以来加强和改进党政领导干部队伍建设的一条基本经验。
  “官德隆,民德昌;官德毁,民德降”(《潜夫论·忠贵》)。官德是社会道德的风向标,体现和反映着社会道德建设的整体状况,并对社会道德、社会风气起着鲜明的引领和带动作用。作为社会成员,官员不仅要努力完成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履行好职业道德,而且必须切实扮演好自己的每一个社会角色,不论在工作之中,还是在工作之外的日常生活、社会交往等方面,都能够严格自律,常修为官者的角色道德,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促进社会道德建设的进步。所以,加强社会道德建设,必须先从官德开始。
  官德是职业道德与角色道德的统一
  从理论上看,作为官德的职业道德与作为官德的角色道德具有明显的不同。职业道德侧重于社会的自然分工,角色道德侧重于人的社会身份,具有不同的道德规范;职业道德突出职业性的群体特点,反映特定职业活动的共同行为规范,而角色道德则突出社会关系中的个体性,体现特
[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