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3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领导前沿

党政领导班子成员“集体沉默”行为的政治文化探源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何丽君 日期:2013-07-31 16:51:06
会尽力使自己和他人免受尴尬,极力避免可能出现的不愉快结果,取中庸之道,求大同而存小异。在妥协与自我局限的窠臼中,领导个体抑制本能和自然的冲动,倾向于与班子中大多数成员保持意见一致,顺应环境和一把手的既定安排。对他人分管的工作,对一把手已决定的事项,“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中庸谦恭,圆熟含蓄,更多地选择沉默,以维持和谐的人际关系。
  二、忠孝思想与党政领导班子“集体沉默”
  忠孝思想是中国的传统美德之一。“孝”是家庭道德的主纲,是子女对父母或家庭长辈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而“忠”是政治道德的主纲,是臣子对君主和国家民族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
  在中国古代以王权为核心的政治社会中,以伦理道德为基础的“孝”必然会受到政治意识形态的影响,这就决定了协调父子关系的“孝”和协调君臣关系的“忠”将紧密相连。正所谓“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孝经》)。孟子提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的治国理论,充分肯定了“孝”在稳定社会秩序和治理国家中的作用。韩非子也主张以“孝”来培养人的顺从性,达到服务君主统治的目的。“臣事君,子事父,妻事夫,三者顺则天下治,三者逆则天下乱,此常道也”,“忠臣不违其君,孝子不非其亲”。而至汉代,董仲舒的“三纲五常”学说,《孝经》的大力推广,则进一步加速了“孝”与政治之间的联系。在中国家国同构的特殊文化、政治体制中,国是家之合,君是民之父,以“孝”喻“忠”,以“忠”代“孝”,使孝道超出一家一族的局限,成为各阶层人群的共同行为准则,有其内在合理的逻辑推演和现实的不朽功用。
  作为传统政治伦理的主干,忠孝思想既是人们社会行为的基本规范,又是统治阶级借以维护政治稳定的重要政治准则。几千年的忠孝思想在潜移默化中触动着当代领导干部的内心深处,在耳濡目染中影响着当代领导干部的行为选择。在领导实践中,忠孝思想消弭了人之为人的主体性和独立性,领导干部自觉地把自己当成了一种工具,一种不具有主体性利益的工具,承续了浓厚的政治伦理性的义务型人格特征。人存在的价值不在自我,而在他人,那么,下级顺从上级,弱势顺从强权,也就具有逻辑的必然性。领导干部拥有一种潜在的思想观念:尊敬一把手、忠于一把手、服从一把手是天经地义的事,公开发表与一把手不一致的想法就是对一把手的不敬、不忠、不从,这是被道义禁止的,也是被组织原则禁止的。基于这种认识,领导班子成员习惯于按照敬事尊长的道德伦理去行事,习惯于遵守与其身份相当的行为规范,习惯于绝对服从上级的管理和控制,注重领会和听从一把手所传递的信息,注重包容和忍耐一把手所做出的决策,小心翼翼地不去冒犯一把手。在决策中,即便领导班子成员发现了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和信息,但是为了避免陷入“不义”、“不忠”,为了维护一把手的权威,班子成员更多的是抑制内心冲动,克己守道,理解一把手的决策,执行一把手的意图,更多做出保持沉默的行为选择。
  三、无为思想与党政领导班子“集体沉默”
  无为是道家老子的
[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