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3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领导前沿

上下级“心理位差”的形成机理及其矫治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牛余庆 日期:2012-12-03 16:57:20
信任机制。上级要树立自己的威信,必须努力获取下级的信任。同样,下级要获得上级的赏识,也必须获得上级的信任。当前,部分上级和下级的关系已经到了“上不信下”、“下不信上”和“互不信任”的地步。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增加双方的“信任投入”。研究表明,上下级信任关系的“普遍前因”是专业技能、个人品质与人际沟通能力三个变量,在此基础上,“上向信任”增加两个特别变量,即上级与下级的亲密程度、上级在组织决策中的公正程度;“下向信任”增加一个主要变量,即下级对上级的忠诚度。信任需要长期投入,只有持续的信任投入,才能巩固上下级之间的信任关系,使下级对上级的信任经过威慑、了解达到认同,使上级对下级的信任经过技术信任、能力信任达到品质信任,最后达致上下级的良性互动状态。
  在微观上,上下级通过“互动交换”建立“对子关系”。由于上下级之间的位差,上级在上下级“互动交换”中处于优势,因此,上下级“对子关系”的建立也应从上级入手,大约分三步。第一步,接受角色阶段。在这一过程中,上下级双方都在评价对方的动机、态度和交换的可能性,并评估交换关系可能带来的收益。第二步,角色扮演。双方都在对方期望的角色中通过“角色扮演”进一步发展着双方的“对子关系”,定义双方关系的性质,并通过交换各自珍惜的资源使双方关系进一步明确与固定化。第三步,角色规范化。上下级双方通过资源交换与互相支持而形成了相对固定的互动模式,双方的非正式沟通渠道比较顺畅,“心理位差”在一定程度上得以减弱,下级对上级的忠诚与上级对下级的重视开始形成,双方对于各自角色的认识趋于稳定化与固定化。这样以“对子关系”为中轴的上下级关系逐步建立起来。
  (三)推进公共对话,破解“责任悖论”
  哈蒙在研究公共行政行动理论的过程中,提出了一个著名的“责任悖论”,即如果公务员仅仅对政治权威委托的目的负责,那么,作为政治权威的工具,他们对行动的结果不承担个人责任;然而,如果公务员参与了决策,这意味着公务员对上级权威所负的责任就被削弱了。对此,美国学者南西(Nancy)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通过公共对话,参与者的代理责任与外部规则和标准之间形成了责任关联体系。构建和谐的上下级关系,必须在促成多样性的社会组织及其价值观之间相互沟通、相互妥协,融合成具有新内涵的公共意志。这证明了科层制组织中公务员的“责任悖论”可以通过公共对话机制来解决。
  公共对话是一个平等的、开放的建构和互融过程。构建公共对话机制,实践中要注意三点:第一,要注重对话的公平性,精心选择对话的背景,明确对话过程中参与者合理的角色定位,让对话者感觉到有价值和可信赖。第二,要注重对话的时机与方法,精心设计和选择合适的对话形式,并选择一个适当的时间进行对话,促进对话的合法性。第三,要注重选择对话过程中的参与者。参与者是公共对话合法性的判断主体。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规范治理上下级关系,我们不但要遵循科层制上下级关系的一般规律,还要遵循我国上下级关系的特殊规律,推进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逐步构建起中国特色的上下级关系。
 
[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