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5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领导前沿

构建“酱缸文化”的净化机制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资金议 日期:2012-06-08 11:25:58
二、“酱缸文化”的危害
  1.滋生腐败。“酱缸文化”的形成本身就是为了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而选择的各种不成文规则的集合。在这些不成文的规则中,持有权力者有很大的裁量空间,并且这种裁量空间被对方认可,使得双方都能够获利,但损害的却是单位和组织的利益或者国家的利益。
  2.影响单位正常的秩序。“酱缸文化”是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自发形成的,通过社会的大环境映射到单位和组织,不需要其他强制力干预的行为规则。这些规则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在利益群体中已经形成了默契。这些人已经习惯在两套规则下工作和生活,对领导一套,对下属一套,台上一套,台下一套。在“酱缸文化”的作用下,一切都成为利益群体玩弄的对象,单位和组织内部的规章制度被虚置,道德良心和国家法律等被践踏。越来越多的人被拖进“酱缸”,使得正直的人无所适从,组织的正常秩序被严重扰乱。
  3.浪费资源,影响工作效率。“酱缸文化”和单位的规则制度是两套系统,是两张皮。在“酱缸文化”盛行的单位,一方面需要利用“酱缸文化”来实际推动单位的运转,另一方面又需要按照规章制度做好表面文章。二者都需要耗费人力、物力、财力。比如应付检查组检查的现象,就很能说明问题。“上下齐动员,蒙骗检查团”是人们用来嘲讽检查评比的顺口溜。检查评比一般是看材料、听汇报、视察现场这样几个主要程序。材料和报告是受检单位事先精心准备好的,现场和材料报告相互印证,也是事先精心准备好的。即使有的时候有个别谈话或座谈会这个环节,那受检单位也会准备好人选和应对办法。检查团来的时候整个单位彩旗招展,一片新气象,不仅吃、住、玩一条龙招待,临走还要赠送“纪念品”。由此可见,在“酱缸文化”盛行的单位,行政运行成本远大于其他单位,因为其有两套完全不同的运行系统。既要利用“酱缸文化”尽可能地发挥自己手中的权力以获取最大利益,又必须运行正常的规则系统以蒙骗少数没被“酱缸”污染的人。
  三、完善净化机制,涤荡“酱缸文化”
  1.建立健全制度。“酱缸文化”之所以会盛行,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正式规则的缺失和不完善。在没有制度可以遵循和制度有空子可钻的地方是最容易形成“酱缸文化”的地方,因此,必须建立健全制度。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建立健全人事任免制度,二是建立健全单位财务制度,三是建立健全重要事项集体讨论制度。只有在用人、用钱和单位重大事项上都有章可循的时候,“酱缸文化”才会失去它的市场。如建立科学的选人用人制度就能够避免领导任人唯亲,建立透明的财务制度就可以避免大吃大喝或贪占挪用,建立重要事项集体讨论制度可以避免单位在发展方向上出现大的失误等。建立健全制度还要保障这些制度能够有效地运行并起作用,为此要增强制度的可操作性。“酱缸文化”之所以能够代替正式规则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其具备较强的操作性。因此,在制定单位的规则制度的时候必须考虑其可操作性,不能够太繁杂和过于原则性。
  2.实现权力真正的公开透明。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公开透明是抵制“酱缸文化”最好的措施。“酱缸文化”本质上来说是种不成文的规则,强调私底下的交易,是见不得阳光的规则,一
[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