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5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领导前沿

群众公认和注重实绩的帕累托最优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陆 新 日期:2012-06-04 15:24:02
o;,表明意见,又对领导干部的实绩等次是“优秀”、“良好”还是“一般”、“较差”作出评价。另一方面,开展“民意调查”测实绩。邀请未参加会议的基层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干部监督员以及普通群众代表参与调查,从城乡变化、群众收入、群众子女入学、社会治安等十个方面,了解广大群众对领导班子任期工作的满意度;从工作思路、工作成效、公众形象和总体评价等四个方面,了解广大群众对领导干部个人任期实绩的满意度。
  三是综合公定,让公议结果起作用。在群众公议和民意调查的基础上,考察组对所公示的实绩内容还须逐一书面征求统计、发改、税务、工商等部门意见,将实绩公示公议情况、民意调查情况、考察谈话意见与指标分析进行相互印证、综合分析,既看发展速度,又看发展质量;既看工作成果,又看主观努力程度;既看显绩,又看潜绩;既分析把握领导班子的整体工作实绩,又结合职责分工准确评价领导班子成员个人的工作实绩。最后经集体研究,对每个领导干部的任期工作实绩形成评定结果,具体分为“实绩优秀”、“实绩良好”、“实绩一般”、“实绩较差”四个等次。在形成换届人事安排方案时,我们把实绩评定结果作为干部使用的一个重要依据。
  2011年市(区)党委换届中,60名原有市(区)委班子成员全部参加了实绩公示公议活动,实绩公议满意率均在90%以上,12名新提拔班子成员人选实绩公议满意率在97%以上。
  2012年市(区)人大、政府、政协换届中,67名符合继续提名条件的政府班子成员和拟提拔人选差额考察对象的实绩公议满意率都在95%以上。目前,我市在对市级机关部门领导班子考核中也全面推行了实绩公示公议。这一做法被江苏省委组织部评为2011年全省组织工作创新创优优秀成果。

  价值及成效

  中央的《干部任用条例》和《考评办法》站在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高度,提出了干部选任必须坚持“群众公认、注重实绩”的原则和要求。我们开展的实绩公示公议活动,则在实践操作的微观层面上,探索解决如何将两者有效结合的难题,基本达到了群众公认、注重实绩的帕累托最优。
  实行实绩公示公议,是进一步形成正确政绩观的客观要求,有效激发了干部干事创业的激情和活力。这一活动倒逼领导干部不仅要出实绩,更要出科学的实绩,出老百姓满意的实绩。干部横向比不敢落后、不甘落后,纵向比不敢懈怠、不甘平庸,没人再敢做“太平官”。既要干出老百姓看得到、摸得着、能切身感受到的显绩,又要考虑科学发展需要,埋头做那些打基础、利长远的潜绩。开展这一活动以来,正确的政绩观正在我市干部中自觉形成,全市上下呈现出一派人心思进、比学赶超的生动局面。
  实行实绩公示公议,是进一步保障人民群众“四权”的必然选择,有效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真正让人民群众了解情况、反映问题、表达意愿、进行监督,工作干得好,群众就会赞扬;工作干不实,群众也会不留情面批评。群众有了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党群干群关系自然也就拉近了。开展这一活动以来,不少地方反映,现在干群关系变得“三多三少”:多了下访,少了上访;多了了解,少了猜疑;多了信任,少了隔阂。
  实行实绩公示公议,是进一步树立正确用人导向的迫切需

[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