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5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领导前沿

领导干部失信问题的原因和对策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饶佳运 朱小燕 日期:2012-03-20 10:40:44
教育。领导干部要切实加强党性教育,增强党性修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保持共产党人的高尚人格,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忠诚于党和人民群众,从根本上抵御来自外界的不良影响。二是要坚持求真务实。领导干部讲诚信,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发扬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带头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不弄虚作假、欺上瞒下,千方百计想实招、办实事、求实效,把心思和精力集中到谋发展上。要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想群众之所盼、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难,以实际行动取信于民。三是坚持清正廉洁。“公生明、廉生威”。保持清正廉洁的高尚情操,是领导干部诚实守信的重要表现。要时刻慎独,把握个人交往与组织原则的界限,远离那些“抬轿子”、“吹喇叭”的人。要自觉遵守“两个条例”,永葆共产党人的先进性和政治本色。四是坚持民主公开。领导干部讲诚信,其要义是对人民群众守信用。因此,必须牢记历史唯物主义的群众观点,牢固树立民主意识,坚持以民为本,踏实地履行自己的诚信义务,充分尊重群众要求诚信的权利。
  二要建立和完善诚信教育机制。教育是塑造诚信的基础工程,要把诚信教育纳入领导干部教育的内容,大力实施领导干部诚信工程建设。一是要丰富内容,营造领导干部诚信的氛围。要坚决摒弃空洞的说教,充分利用党员活动、专题报告、设置诚信专栏、张贴诚信格言和警句等多种形式开展诚信教育,让领导干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要大力宣传诚实守信的先进典型,用诚实守信的正面舆论引导人,用诚实守信的榜样鼓舞人。在积极进行正面宣传教育的同时,总结弄虚作假、欺上瞒下的反面典型,并针对领导干部存在的道德困惑和失信行为,组织开展广泛的座谈讨论,唤起领导干部对伦理道德的理性思考和对高尚道德的追求。二是创新方法,培养领导干部诚信的观念。要改变传统单一的灌输式教学模式,不断创新方式方法,增强诚信教育的针对性、时效性和主动性。要把诚信教育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人生观、价值观、政绩观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把社会、家庭、单位和学校等阵地有机结合起来,做到教育形式多样化、实用化,不断提高领导干部的道德选择与评价能力,使其真正认识诚信对个人、对社会的重要意义,产生自觉守信的意识。
  三要建立和完善诚信监督机制。一是要用规章制度规范领导干部行为。要把有关诚信的具体规定列入领导干部管理规章制度中去,从制度上培养其诚信意识,力求通过管理规定中的激励、约束、限制、处罚等措施,形成一种讲诚信的氛围,使领导干部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有效遏制诚信缺失。二是要发挥上级对领导干部的监督作用。在目前体制下,有的领导干部不怕群众监督,但最怕上级“动真格”。上级监督下级,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干部监督问题上,上级组织、纪检部门不仅大有可为,而且责无旁贷。上级既要有身体力行的自觉性,又要有明察秋毫的敏锐性。三是要强化群众对领导干部的监督力度。领导干部诚信评价来自群众,领导干部是不是诚实守信,群众最清楚。要通过切实可行的措施和办法,广泛开展群众对党员和干部信用的评议活动,并让它在关键时候起关键作用。
  四要建立和完善诚信责任机制。要尽快制定领导干部诚信守则和诚信法规,逐步建立和完善领导干部
[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