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3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领导前沿

破解“人走政息”迷局的三大举措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曾军丽 程留全 日期:2011-10-11 12:08:13
记在一个人身上,也不能把现任在前任基础上的发展提高都归结为前任的功劳。要立足当前看未来,把干部政绩的近期效益与长期效益结合起来综合考核,把扎扎实实打基础谋发展的潜在业绩与只顾眼前不图长远的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严格区分开来。
  3.用全面的观点恰当评价主观努力与客观基础。考核干部政绩时,既要看政绩,更要看取得政绩的原因,正确分析主观努力和客观基础所产生的作用。多年来,我国政府对领导干部进行考核,往往都是只注重于考核结果,不对干部的工作和活动进行具体的动态考核,没有看到为取得政绩而付出的行政成本。因此,有必要把政绩考核提前到取得政绩的过程中进行,从领导干部判断、决策和实施某项工程时就开始考核。这样可以迫使那些想创造实绩的领导干部在实施某项工程之前进行深思熟虑,对工程的可行性进行认真论证并作出科学决策,在实施过程中充分考虑行政成本。只有对领导干部的政绩进行全过程考核,才能有效避免“花钱买教训”的现象。
  很多情况下,地方新政缺少运行的良好氛围,主要是“个性官员”自上而下靠权力推动;国家和社会对改革指向的价值目标认识不足,靠主导新政的领导干部个人撕开的改革空间又会被迅速压缩(吴明华:《郭宝成与神木医改》,《决策》2010年第10期)。因此,国家层面从某种意义上还缺乏试点改革的制度保护供给。地方新政的这种生存环境要求地方主政官员有更大的勇气和魄力去推陈出新,更需要地方人大切实担当起使新政制度化并持续实施的重任。最为重要的是,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地方官员主政一方,推行的任何新政都理应从民众的利益出发,听民声,顺民意,这才是让新政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真谛。
  [注:本文是重庆大学中央高校基金项目《重庆市扩大农村中等收入者比重实证研究》(项目编号:CDJSK100052)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重庆大学贸易与行政学院)
  责任编辑 凉 风 
  E-mail:ldkxlf@sina.com 
  电  话:0371-63926295 

[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