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6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领导前沿

论有效治庸的逻辑起点——庸的含义与成因之梳理及澄清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杨守涛 日期:2011-09-22 16:59:07
象与能干者被埋没的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踏实上进者的工作热情。就待遇差异化而言,虽然绩效工资制度的引入和施行已有时日,但尚处于起步与试验阶段,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的情况依旧很普遍。试问,在这种情况下还有多少人愿意做费力不被认可和鼓励,甚至费力不讨好的“傻事”呢?
  第五,不仅正面激励措施乏力,而且防范手段缺失或失效。首先,机关工作人员管理过程中,平时疏于防范,以致庸的行为不断滋生和蔓延。正如赵旭光在论述干部管理时指出的:“许多地方干部管理存在‘无为’思想,只要干部不找不闹,管理部门就不闻不动。平时的干部管理主要靠干部自律,一旦干部自律能力不强,干部懒散就是自然而然的现象。”其次,一旦庸者众多,庸的行为泛滥或者面临舆论压力时,相应机关即进行整治,但在很多情况下,遭整治者仅是一时的替罪羔羊,或者整治力度有限,对被惩戒者而言往往无关痛痒,这无形当中给干部造成了一种不良的心理暗示,那就是“犯事”也无关大碍,于是庸者越来越庸,不庸者也跟着庸。
  第六,除了以上与政府机关人力资源管理背景密切关联的原因之外,庸与庸者的存在也与治庸本身有关。主要原因有三点:一是治庸的整体氛围尚未形成。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人们较为关注的问题是贪污腐败,对贪污腐败者几乎是恨之入骨,但是对于庸者及其庸的行为,人们似乎有着更大的容忍度。近年来,尤其是2004年以来,随着各地治庸的推进,人们开始对庸者及其庸的行为给予较以往更多的关注,但由于诸般治庸之为没有稳定而持续地延续下来,庸者多数情况下仍然可以过着相对太平的日子。二是治庸的精英推动问题。目前的体制背景下,党政精英的推动往往面临着“人走茶凉”的危险,或者由于繁杂的公务而陷入“仅刮风甚至下毛毛雨”的尴尬,还可能落下政治作秀、搞政治公关、捞取政治资源的负面印象。三是公众监督作用受限的问题。由于没有机会或很少有机会知道政府机关工作人员该干什么、干了什么,加之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与公众之间的结构性不平等,公众监督庸者及其庸的行为的作用受到极大限制。
  总之,政府机关工作人员中庸者及其行为的致因是多元的。这也就意味着,治庸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必须借鉴相应的国内外实践经验、强化学理研究及其与治庸实务界的互动互补、拓展一系列实地观察与反思,而不能仅仅为治庸而治庸。唯有聚合各种资源与力量,才能尽量避免治庸之为的周而复始,实现治庸之为的持续化和良善化。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责任编辑 王 惠 
  E-mail:ldkxwh@163.com  
  电  话:0371 - 63910574 

[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