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5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领导前沿

新加坡社会管理经验及成果之借鉴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寇政文 朴 林 日期:2011-06-08 16:16:13
。然而,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国对领导干部的工作绩效考核仅仅停留在经济指标上,忽视了在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上花气力、下工夫、求实效。当前,有必要借鉴新加坡社会管理的先进理念,革新我国各级领导干部的政绩观。总体而言,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同系领导干部的职责,都是极为重要的政绩标准,而且不论是何种发展,都绝不是“为了发展而发展”,发展说到底是“为民、富民、福民”。具体而言,一是要倡导树立高效低耗的预防型行政观,转变“事后诸葛亮”式的行政观,注重在抓苗头性问题、提高预见性上下工夫,降低行政成本与提高行政效率并重;二是要倡导树立“授民以渔”的政绩观,把为社会群众创造和提供多少就业岗位作为政绩考核的重要方面,转变靠救济赢支持的政绩观;三是要倡导群众广泛参与的执政方略和政绩考评观,转变替民做主和替民考评的执政理念,把群众智慧和群众意见广泛纳入执政方略确定以及领导干部政绩综合考评中来。

  2.借鉴新加坡先进的社会组织培育方法,努力缩短我国社会自组织的成长周期。目前,我国社会组织发展的瓶颈在于:社会组织独立性较弱,影响社会组织作用发挥;社会组织活动方式方法单一,制约社会组织对群众吸引力和凝聚力的发挥;政府对社会组织培育的支撑和培育不够,导致社会组织成长周期较长。借鉴新加坡培育社会组织的先进经验,笔者认为,主要应从三个方面着力改善:其一,针对社会群众自组织的不同特点,改善社会自组织的隶属结构,着力强化对自组织的准入监督和活动监管,弱化对社会群众组织的行政隶属规定;其二,社会自组织本身应注重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活动,以形式多样的活动为载体发挥好社会自律作用,增强人民群众的社会归属感和责任感;其三,党和政府要着力从政策扶持、资金支持和制度规范等层面着力加快培育我国社会群众自组织,使得它们能够迅速成长并逐步成为社会管理工作开展的多元主体之一。

  3.借鉴新加坡人性化管理方式,加快转变各级政府的社会职能。社会管理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囊括了人们物质生活的方方面面以及多层次的精神需求,任何企图把社会管理全部事务承包下来的国家,其政府都必然深陷行政效率低下、行政成本走高、社会活力丧失的泥沼。借鉴新加坡人性化社会管理的经验,加快转变各级政府的社会职能,笔者认为应从两方面着力:一方面,以“小政府、大社会”作为政府社会管理创新的指导思想,各级政府应该逐步把原属于社会本身职能范围的领地“归还社会”,把社会自治、群众自律、扩大参与作为发展目标,把政府的社会职能寓于服务之中,真正建立服务型政府;另一方面,政府社会职能应该小处见大,把解决群众实际问题作为政府职能转型的主抓手,把解决群众关心和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作为突破口,真正把各级政府建成责任政府、廉洁政府和为民政府。

  4.借鉴新加坡社会管理制度的构建经验,不断巩固我国社会管理的实践成果。加强社会管理的法律、体制、机制的健全和完善,是新加坡不断巩固社会管理实践成果的最有效、最可靠的保障,是多年来新加坡社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重要经验。借鉴新加坡社会管理制度化建设的经验,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我国社会管理创新试点工作进行总结:一是着力探索健全和完善社会管理的法

[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