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5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领导前沿

基层社会管理面临的困境及对策研究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廖 琦 日期:2011-06-07 16:31:19
,积极引导成立业主委员会,充分发挥小区党员居民的力量,健全完善新建小区物业管理协商机制。三是加强出租房屋管理。“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承租人在流动,但房东相对固定。因此,加强流动人口管理,关键在于落实好“以房管人”责任,强化出租房屋管理。要明确社区与单位、物业小区、出租房主责任,相互签订承诺书,探索出租房屋管理星级评定,加大对违法房东的教育和处罚力度,规范房屋出租行为,使“以房管人”不留漏洞,不留死角,提升全区外来流动人口管理工作的层次和整体水平。

  三、推进社区建设,提升社会管理公共服务水平。社区是城乡居民生活的基层单位,是政府社会管理与社区自治组织、民间组织自我管理的结合点。目前,章贡区社区工作包括民政救助、低保、医保、综治、人口与计划生育、劳动就业、市容环卫、司法援助、社区服务、宗教管理等十多项社会管理和基本公共服务工作,社区几乎要对辖区性、社会性工作负全责。因此,推进城乡社区建设对于加强基层社会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尤其要在以下三个方面下工夫:一是准确定位。明确街道办事处不是经济实体,而是政府的派出机构;主要任务不是抓好经济发展,而是抓好社区管理,打造和谐新型社区。二是权责统一。推进社区服务的产业化、市场化、多元化,完善社区就业、保障、救助、卫生、文化、教育、安全等各项公共服务,逐步建立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个体私营企业在社区建设中的伙伴关系。三是强化服务。大力提倡“四当三服务”社区管理工作理念,即“把群众的事当自己的事办,把小事当大事办,把缓事当急事办,把分外事当分内事办;为驻地单位服务,为居民群众服务,为基层服务”,把直接面对居民百姓的服务做好,努力增强居民群众对社区的归属感和认可度。

  四、培育与管理社会组织,增强社会管理力量。社会组织与政府部门、市场主体共同构成现代社会的三大支柱,是经济发展与社会管理的重要力量。政府的职责是“以强制求公益”,市场主体则是“以志愿求私益”,而社会组织则被定位为“以志愿求公益”。伴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和企业社会职能的剥离,大量“单位人”向“社会人”特别是“社区人”转变,大量与公民相关的社会公共事务相应由各种社会组织来承担。但目前社会组织还不健全,社会功能还不完善,许多公民的各种公益性需求并不能得到全面满足。因此,一是要大力培育社会组织。积极培育发展各种中间组织、行业协会、商会、联合会等社会团体,引导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社会管理。二是要加强社会组织监管。针对目前社会组织发展中存在的“重登记、轻管理”问题,切实把加强监管摆在重要位置。重点对未经登记且以社会组织名义开展活动的社会组织进行打击和查处,树立社会组织执法工作的法律权威。引导社会组织进行公开、透明化的运作,逐步建立起自我发展、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约束的运行机制。三是要搞好扶持引导。加强对社会组织的统筹、引导、协调、沟通和合作,逐步实现社会组织与政府“脱钩”。积极引导社会组织开展系列教育志愿服务,彰显其管理、服务和凝聚功能,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

  五、强化社会面控制,提高社会管理效果。围绕“底数清、情况明、管得了、控得住”目标,着

[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