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盐”风波与政府公信力建设
能发生的暴雪、地震、海啸、核辐射等天灾人祸呢?
唯有构建一个公信力强的诚信政府,才符合政治制度设计的初衷,才是人民之福,才是国家社会长治久安的保障。政府诚信,不可再等。首先,应让政府时时处于人民监督之下。政府只有时时刻刻被监督,才能不忘人民嘱托与希冀,才能时刻体现诚信。其次,政府应当自觉树立诚信榜样。政府其实是个感染力极强、以身示范的教师,不论教好教坏,它总是以自己的行为影响着整个国家与民族。在我国目前法律权威不足、权力行使缺乏约束、人们对政府缺乏足够信心的条件下,政府必须自觉确立诚信理念,为良好的政府形象与更好的政府权威打下坚实基础。政府权威来自于人们的认同与普遍的社会心理支持,来源于人们的信仰、自发的授权、自觉的服从与执行。再次,要确立社会导向,构建综合诚信体系。目前,理论界和宣传教育部门强调较多的,似乎就是通过加强宣传教育、营造舆论氛围等途径来强化社会导向。毫无疑问,宣传教育和舆论引导对诚信建设的意义和作用不能低估,尤其对少年儿童尤为明显。然而,对政府而言,最关键的不是不知道诚信之可贵、欺骗之可耻,而是明知诚信可为而不为。有鉴于此,构建诚信政府,除了宣传教育的导向手段之外,还必须强调一种更为积极的导向手段,建立社会赏罚机制,打造综合诚信体系。譬如各类立法均应确立诚信原则,建立失信惩罚机制和赔偿制度,建立信用评估体系等等。 四、以诚信政府促进理性公民形成 政府有了诚信,民众是否理性?民众组成本身各种各样、形形色色,有人感性随时情绪激昂,有人理性一贯沉着冷静,有人随性常常摇摆不定。民众不应千篇一律、千人一面,这才是本色。然而,人是社会的动物,都应当遵循社会共同的行为准则,只有这样,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才会有充分保证。为了追寻共同利益最大化,人们在社会活动中应当以怎样的面目出现呢?在谣言面前,人人自觉按照规则办事,这才是常态。人人自觉按照规则办事的前提是人人信奉规则的力量,信奉国家、政府。与国人“盐慌慌”表现迥异的是,在大震灾里日本人较为淡定从容。地震发生时,许多人安安静静徒步回家;物资缺乏时,许多人规规矩矩排队购物;核辐射危险出现时,许多人泰然处之待在家里。地乱了,心很慌,但人们没有乱,留下一幅幅较完美的秩序图景。这就是形形色色民众展示出来的“千人一面”之规则理性,是一种共同利益最大化价值的真实反映。为什么有这样的理性,那是因为日本人选择了规则理性,而反过来,又恰是政府诚信培育了公民理性。唯有政府一贯诚实,在大灾面前,民众才不会无所适从,盲目恐慌;唯有政府长期秉承信用,危急时刻,民众才会理性对待,规规矩矩。加快诚信政府建设从而促进理性公民形成,塑造官民良性互动与沟通秩序,才是人民之福、国家之福。 (作者系中共四川省委省直机关党校科社法学教研部副主任、副教授) 责任编辑 凉 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