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发展转型期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路径探索
政治职能的时候,必须充分履行自己的社会职能。一方面,要求基层党组织强化党要管党的意识,重构信仰体系,突出党的阵地意识、执政意识、政权意识,强化和落实管党责任。政党以一种什么形象出现,关乎生存发展。为此,我们在构建基层党组织信仰体系的基础上,要突出政治责任、工作责任和经济发展责任。另一方面,要求基层党组织凸显社会职能,即对社会利益关系的表达和整合功能,体现对社会资源掌握的深度和运用水平。
二是着眼于工作方式的重新构建,实现大转变。基层党组织要实现由组织推动向服务引导转变、由应对矛盾向促进和谐转变、由抓好当前向着眼长远转变。具体来说,就是要处理好拓展领域与强化功能的关系。这里的拓展领域不能简单地理解为领域的全覆盖、功能的全渗透,不能简单地搞所谓的组织覆盖,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转变基层组织的职能和活动方式上,以不断增强其凝聚力。随着对乡村、社区治理方式的转变,基层党组织也应及时转变工作方式,即从直接抓到间接抓,从台前抓到幕后抓,从抓政治到抓协调,具体来说,就是在领导体系架构、组织设置、管理方式、资源整合等方面有新变化。领导体系架构:通过建立经济组织、自治组织、党组织“三位一体”的组织架构,通过经济组织创富、自治组织创新、党的基层组织创优等,实现领导方式的转变。组织设置:适应经济结构、产业布局、组织形式、行业分工、党员流向的发展变化,探索完善基层党组织跨行业、跨区域设置形式。创新党组织管理方式:通过打造精细化管理模式,对基层党组织党员实行分层分类管理,定标准、定目标、定奖惩,以机制的常态化推进党建精品化。资源整合:通过党组织对社会组织资源的掌控,充分运用好志愿者队伍、老干部、老领导、各行业领军人才等优势资源,把社会资源优势转化为强大的组织优势。 三是着眼于目标职能的重新梳理,实现大服务。重点夯实组织基础、工作基础,着力解决“一个体系、一个人、一支队伍、一个发展”的问题。加强体系建设,着力健全基层党组织和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工作体系、宣传教育群众工作体系、基层和谐稳定工作体系、基层民主自治工作体系建设。以基层党组织书记队伍为重点、以基层党员干部和人才队伍为主体、以后备干部和入党积极分子队伍为补充的基层干部队伍,是我们事业的骨干和依靠力量。要加强带头人队伍建设,大力培养产业带头人、致富带头人、大学生村官,把人才培养成党员,使大学生村官成为一支基层执政骨干力量,优化细胞工程,大力开展组织整建,以此激发党组织和党员的生机活力,永葆先进性。实施凝聚力工程,开展城乡互联共建,用政治家的眼光、企业家的智慧来发展集体经济,增强发展后劲。 四是着眼于工作成效的重新检阅,实现大开放。基层党组织建设要实现定性与定量的考核,用三大标准来检验成效:组织工作的满意度、选人用人公信度、基层组织建设科学化水平。基层党组织建设要实现体系内与体系外的共同认可,必须有效实施开放党建、民生党建。一方面,引入考核机制,构建与科学发展观相适应的强有力的基层党组织;另一方面,引入社会评价,在实现与社会互通的同时,让群众得到实惠,真正让群众满意。 三、抓好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方法和路径 一是创新工作理念,基层组织建设要从大处着眼。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