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容性增长理念对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和深化
共享原则来作出事关公民基本经济社会权益的制度安排,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不断消除人民参与经济发展、分享经济发展成果方面的障碍。
再次,包容性增长强调和谐发展理念。和谐增长是指国内城乡关系、地区关系、产业关系、利益集团关系要和谐。包容性增长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个方面,应该是一种全面协调的增长。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是一个有机整体,相辅相成。中国经济发展到今天,虽然物质生活已经比较发达,但是发展还不全面,其根本原因就在于过分注重经济的增长而忽略或没有重视其他领域的发展。我们党已经明确了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全面发展战略,奠定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内在根基。包容性增长理念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就是推进中国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包容性增长理念对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和深化 包容性增长理念是在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实践中,根据当今世界和当前中国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针对我国现阶段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必须高度重视并抓紧解决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创造性地提出的一种新理念,进一步丰富和深化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思想。 在发展目的上,包容性增长理念深化了以人为本的内涵。包容性增长所涉及的目标和任务都是围绕“以人为本”这一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要求进行考虑和部署的。包容性增长的根本目的是让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发展成果惠及所有国家和地区、惠及所有人群,在可持续发展中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针对人们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住房、教育、医疗、养老、交通、生活环境等关系人民的切身利益、人民热切期盼政府解决的民生难题,包容性增长突出了对民生问题的关注,强调坚持把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紧密结合起来,以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着力点,大力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包容性增长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与改善民生联系起来,进一步明确了转变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是以人为本,而衡量转变发展方式成功不成功、成效大小的一个根本标准就是看民生保障和改善的状况。 在发展内涵上,包容性增长丰富了科学发展内容。包容性增长强调,发展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基础上的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全面进步的过程。这些建设共同构成了发展的本质属性,离开哪一个方面,都会使发展偏离正确的方向。近年来,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任务迫切而艰巨,再加上传统发展观以及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我们的确是把大量的精力和资源用在了抓经济建设上面,产生了“唯GDP”的错误观念,而对社会和文化等方面建设则存在着有意无意地放松、弱化甚至忽视的现象,致使诸多非经济领域的建设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短板”或“发展缺口”,有些领域的建设滞后甚至到了非抓不可的地步。包容性增长要求我们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更加注重抓好政治建设和社会建设中的薄弱环节,强调要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社会全面发展。 在发展机制上,包容性增长理念突出了和谐发展理念。由于自然、历史的原因,在我国的不同区域之间、不同部门之间,特别是城乡之间,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