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备而不用”与“用而不备”悖论的现实解读
,否则很可能使后备干部制度失去公信力。另一方面,“备而不用”贬损后备干部制度的价值。现实中,正是因为后备干部制度具有鲜明的用人导向,很多干部以后备干部身份为荣,通过干事创业、提高自身能力等多方面努力进入这一队伍,而一旦“备而不用”成为一种常态,该制度对干部的激励作用将被贬低甚至消失,其生命力也将受到威胁。
二、干部“用而不备”的现实解读 如果仅从字面意思理解干部“用而不备”,不应仅将其视为后备干部使用方面的问题,可能还存在着对干部“用而不备”的误解。干部的“用而不备”可从以下两个方面解读。 一是用不唯备。“用而不备”是“干部的备与用之间不可画等号”这一论断的最好诠释。后备干部只是选人用人的途径之一,正如李源潮部长所说,后备干部“重在培养,同样使用”,即后备干部使用时与其他干部遵循一样的标准、一样的程序。后备干部本身没有特殊性,更不能将其视为一种资本,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就是要“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事业中来”,如果仅将选人的眼光局限在为数不多的后备干部当中,不仅违反了我们党一贯倡导的“在多数人中选人”的导向,而且会影响非后备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失去一大批干事创业的优秀人才。需要指出的是,一些干部进入后备干部队伍之后,工作积极性明显下降,优秀程度既不及未进入后备时的程度,也不及非后备干部,不予使用是非常正常的。如果认为这样的后备干部仍要使用的话,那就等于用以偏赅全的观念强化对“用而不备”的误读。 二是用而不“备”。此处所说的“备”是“具备”的意思,即一些干部不具备使用条件,没有经过较长时间“备”的磨炼就被提拔使用,亦可理解为干部“不备而用”,这是干部工作当中的一种违规现象,与后备干部使用问题没有实质联系。现实中,的确存在一些用人不“备”的情况,这是由干部管理、选拔任用当中的用人随意、一把手用人权不规范等因素造成的,不能完全将其归结到后备干部的“用而不备”中来。但这种违规使用干部现象,对后备干部来说是最不能接受的,他们看着能力、实绩等各方面表现都不如自己的干部特别是不具备相应条件的干部被提拔使用,心中自然会产生失落感、消极感。即使这样使用的干部数量极少,但在强化干部对“用而不备”的认同方面无疑充当了“推手”的角色。 三、干部“备而不用”与“用而不备”悖论的成因分析 所谓干部“备而不用”与“用而不备”悖论,实质是干部“备”与“用”不能实现有效平衡的集中体现,也是广大干部群众对干部“备”与“用”问题的解决难以达成共识的表现。探索这一悖论的形成过程,深入分析原因,对破解这一悖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旦原因清晰,悖论便不攻自破了。 一是主观认识与现实情况之间的差距助推了这一悖论的形成。首先必须承认,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客观存在着“备而不用”与“用而不备”的现象,但同时也应看到这种现象不是广泛存在的,更不是一种常态。正常情况下,后备干部都是干部选拔任用的优先人选,尤其是近期后备干部一般可以由后备转为正式任命。正如我 |